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闫仲秋:漫话“愿意来、愿意说”

2016年05月05日 10:50 | 作者:闫仲秋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如何发挥政协组织的统战功能,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委员们愿意到政协来,愿意在政协说。愿意来,体现的是团结;愿意说,体现的是民主。正所谓:“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闫仲秋

闫仲秋

委员愿意来,因为这里是委员履职的平台。政协委员的政治担当、责任意识与崇高的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在政协这个大舞台上,纵论天下大事,展示才华风采,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展现拳拳报国之心、浓浓为民情怀!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歌者,一代又一代政协委员,“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在这里用自己的激情、心血和智慧写下了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华彩乐章。

委员愿意来,因为这里是大学校。早在1954年,毛泽东主席就把学习列为人民政协五大任务之一,从此,学习一直是政协的传统。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人才荟萃,精英云集。他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沟通、探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本身就是一座大讲堂,“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政协的学习活动丰富精彩,请进来,走出去,报告厅,读书班,理论研讨,专题考察,书画展览,委员沙龙……内容涉猎甚广,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外交……委员们在这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博闻天下,吸收营养。正如委员所讲,政协是一所学习进步的大学校,来到这里,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委员愿意来,因为这里是大家庭。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联络友谊,沟通感情,交心交友,团结和谐,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各界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增进了彼此感情,建立了深厚友谊,以诚示人,以情感人,热心服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充满了大家庭的温暖!北京市海淀区政协的“生日界别”,“润物无声”的工作方式,使委员们感到温馨!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长期形成的有事没事常联系、大事小事勤沟通、急事难事多商量等传统,促进了委员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古人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正是对政协组织的真实写照!“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更是委员们对政协组织的赞誉与留恋!

如果说,委员愿意来是政协发挥统战功能的前提,那么愿意说则是发挥统战功能的关键!

委员愿意说,因为这是委员履行职责的主要形式。俞正声主席指出,政协委员履职主要是“话语权”,“不求说了算,但求说得对”。政协委员来自各界别,代表着界别群众参与国是。政协委员是地位,是荣誉,更是责任。他们到政协,要表达意见,愿意说,乃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委员之“说”,理解应是多重的。大会发言、小组恳谈、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等,均当属“说”之列。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尽在委员的“说”之中。曾经有人形容政协委员“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显示了委员的韧劲,展现了委员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践证明,委员之“说”,上可通天,下可接地,“说了并不白说”。

委员愿意说,因为政协是“一个讲话和对话的平台,是发扬民主的场所”,这里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有一个广开言路、直抒胸臆的民主环境。政协作为统战组织,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讲话,听更多人的意见,“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李瑞环同志曾经说过,“人民政协中存在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与其说应该允许,毋宁说应该欢迎”!俞正声同志强调,“要努力营造讨论问题的风气,尊重别人意见的风气,包容不同观点的风气,形成平等交流的宽松氛围”。要始终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方针,要宽容,谅解,豁达,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鼓励委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说真话,讲实话,没假话,无套话。这就是政协之特色!

委员愿意说,乃是人民政协广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的需要,体现了政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古人讲,“君子和而不同”,充满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维。“和”指和气,包容,强调矛盾的统一性、一致性,体现了团结的精神;“不同”指差异,竞争,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多样性,主张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苟同,体现了民主的精神。“不同”统一于“和”,“和”包含着“不同”,体现一致性与多样性。可以说,“和而不同”的思想与人民政协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是相通的。

笔者认为,做好政协工作,委员是主体,政协机关是主责。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就要让委员们“愿进政协门,乐做政协人,爱干政协事”,让更多的委员愿意到政协来,愿意在政协说,这应成为政协委员的常态,也是政协机关之职责。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闫仲秋 政协 统战 愿意来 愿意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