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2016年05月26日 14:12 | 作者:齐浣心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金灿然,国务院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8年开始担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和齐燕铭等前辈一起,对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金灿然

金灿然

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灿然书屋。

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灿然书屋。

开创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古籍出版社寥寥无几,其中,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老字号”外,继之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的古籍编辑人员较少,专业水平不高,古籍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58年,国家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齐燕铭任组长,时任中华书局总经理的金灿然任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

1959年3月,古籍小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齐燕铭、金灿然的积极倡导下,会议提出了培养古籍整理出版后备人才的方案,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通过高教部委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古典文献专业,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输送到中华书局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在高等院校开设古典文献专业,史无前例。负责具体落实的金灿然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他多次与主管部门和北京大学的相关人员沟通,商谈具体事宜。

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1959年9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开始招生。这个专业学制五年,在必修课基础上,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古籍校勘、版本目录等课程。这是新中国系统培养古籍整理出版专门人才的开端。

古典文献专业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由魏建功先生担任,此后周祖谟、阴法鲁等先生先后继任。

古典文献专业成立伊始,金灿然专门给首届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学术报告,魏建功向学生介绍金灿然时说:“在古籍整理出版战线上,灿然同志是总司令,我们古典文献专业师生都是总司令领导下的小兵。”

此外,古籍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小组成员吴晗等也亲自到北京大学为该专业的学生授课。为了提高在职编辑的专业水平,金灿然为中华书局制定制度,青年编辑可以通过考试择优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深造;古典文献专业为学生开设“中国文化史专题讲座”时,金灿然也专门安排中华书局的编辑们前去旁听。

1964年,古典文献专业首届学员完成学业,其中有11人分配至中华书局:冯惠民、马蓉、梁运华、刘尚荣、包遵信、魏连科、张忱石、沈锡麟、楼志伟、黄葵、孟庆锡等;1965年,第二届毕业生于世明、杨辉君、吴树平、罗毅、黄筠、杨锦海等11人分配至中华书局;1966年,第三届毕业生王秀梅、许逸民、杨牧之、姚景安、崔文印、熊国祯等12人分配至中华书局。至此,古典文献专业共为中华书局输送毕业生30余人。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继北京大学之后,全国开设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六所,为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金灿然 古籍情结 古籍 古籍整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