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2016年05月26日 14:12 | 作者:齐浣心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编辑丛书

1958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拟编辑出版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并邀金灿然和李侃到其办公室,一起商谈具体相关事宜。最后,确定由吴晗担任主编,金灿然与尹达、白寿彝、任继愈、何兹全、汪篯、周一良、邵循正、季镇淮、侯仁之、翁独健、戴逸等专家组成编委会,同时指定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室的同志担任助编工作,印刷出版由中华书局承担。

金灿然非常重视小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中华书局专门成立了中国历史丛书编辑室,他还专门与吴晗以及当时主管历史丛书编辑室的副总编辑巩绍英一起研究丛书的编写计划,将选题分成史前文化、历史人物传记、历次农民起义、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作家和作品等专题,把丛书规划的选题扩大到三百种。

金灿然高度重视这套小丛书的书稿质量,把关极其严格。他要求编辑人员务必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避免失误。他要求编辑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每部书稿他都认真仔细地审查把关。

1962年,其中一部历史小丛书的书稿已完成编辑加工,准备签字付印。金灿然在三审时发现书稿中有几处提到的同一地名地理概念不一致,他亲自核对史书,指出书稿正文中的叙述和地图画法不相一致,要求责任编辑修改稿子,重画地图,并说:“不要因为是普及读物就马马虎虎,要给青少年准确的历史、地理知识;否则,如果不准确,会以讹传讹,贻害读者。”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于1959年开始出版:《秦始皇》《曹操》《李冰和都江堰》《司马迁》《康有为》《文天祥》《戚继光》《洪秀全》《李自成》《于谦》《李时珍》《郑成功》《林则徐》《史可法》《文成公主》《苏武》《秋瑾》《韦拔群》《张煌言》《黄巢起义》《海瑞的故事》等相继与读者见面。

至1962年,“中国历史小丛书”出版一百种,中华书局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庆祝大会,叶圣陶、邓拓、吴晗等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大型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着不可抹灭的历史意义。金灿然为这套丛书的编纂出版殚精竭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贡献,也将与小丛书的价值一起得到永存。

1963年,金灿然因工作过度劳累患上了脑软化病做了手术。他在身心俱痛的情况下,依然念念不忘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仍然坚持上班。1965年,他脑病复发。

1968年4月18日,之前的那些“是非”果然“惹火烧身”,“造反派”们抄了金灿然的家,并扣发工资,每月仅发生活费18元,直至他1972年病逝。

为纪念金灿然同志,中华书局的读者服务部2004年更名为“灿然书屋”,四个大字由启功先生题写,该书屋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销售中华书局的全品种图书以及全国22家古籍出版社的七八千个品种的图书。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金灿然 古籍情结 古籍 古籍整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