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曾益新:人类应当永远尊重医学的价值

2016年08月03日 08:55 | 作者:曾益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现在,正值北京的旅游旺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门口,经常有旅游者在东单和王府井两个繁华的商业区穿行,他们对身处其间的这个古老而静谧的院子满怀好奇。这不免使我联想到医学职业与这个院子的几分神似之处——入世:身处社会,接触各色各样的人群,却又需要在忙乱喧闹中保持安静的心态,潜心钻研、苦练技术,以佛心仁术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对普通大众而言,始终充满了不解和神秘。

曾益新

曾益新

当医学生们开始接触医学的时候,就像是这殿堂前的门外汉,对其充满了好奇;当掌握了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之后,他们就对医学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已然是“殿堂中人”。因而,我要特别地跟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医学生说一声:请坚信医学的价值!

医学总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疾病斗争史。在抗生素发明之前,尽管战事连绵不断,但战争带来的伤亡远少于瘟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医学的伟大在于其能够保护劳动力、恢复劳动力和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医学直接关系到人类繁衍、国力强弱,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统计显示,2000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在20岁左右,到了100年前的美国达到了40岁,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居民达到了50岁,如今平均年龄是75.3岁。这里面固然有政治经济进步的因素,但医学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肺结核在过去几乎就是绝症,一声咳嗽就可以把大家全部吓走,更不用说那些无法预防而导致大量小孩死亡或残疾的传染病。现在,很多传染病威胁人类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医学的骄傲,也是人类应当永远尊重医学的理由。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盛世出名医。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人人关注健康,人人重视健康,这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我们的国家已经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国家和平崛起、民族全面复兴、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是我们可以大显身手的“大时代”。

不可忽视的是,一方面是医疗刚性需求的急剧增加,人们不仅希望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希望得到舒适的就诊环境、情感和心理的抚慰以及专业的科普,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医改正处于攻坚阶段,医疗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合理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强化,全科医学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模式有待全面铺开。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医患关系仍然不甚理想,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面临挑战。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但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仍会存在。我们也应该借此机会呼吁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保护。

医学是一门处于发展之中、仍然有很多局限性的科学。我们的工作中常常是成功与失望结伴、喜悦和悲痛交织。很多现象会让人彷徨、令人踟蹰。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的复杂年代,我们一方面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努力,发扬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苦练内功,追求卓越的医术。

“为人服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医学是一门以人作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比其它任何科学都更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学工作者具有完善的人文修养。我国晋朝的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曾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表明“仁爱”、“达理”、“廉洁”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医者”应该成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希望大家在工作中,无论是当医生、护士,还是研究、教学、管理,都必须具备“科学脑,人文心”,坚守医学工作者同情、利他、奉献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学的圣洁和荣誉。

从事医学工作是一种选择,我想用两句话与大家共勉: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医路漫漫,履冰前行。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协和医学院原院长,本文摘编自曾益新对协和医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毕业寄语,有删节)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曾益新 医学的价值 医学 佛心仁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