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家校互动不能成为越俎代庖

2016年10月19日 14:12 | 作者:堂吉伟德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近日,南京二十九中的学生家长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那么,校方对此又是如何解释的呢?传达室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了校务处一位姓时的工作人员,他在电话中解释,家长反映的值早班、替监考、值晚自习等情况是由家委会研究决定的做法,不过具体情况他没有权限接受记者的采访,得由校领导返校后再行决定。(10月18日 澎湃新闻)

监考、值班、当门卫,这些原本应由老师来承担的事务性工作,结果却由学生家长替代,并以制度的形式得到固化。时间上的冲突,制度化的管控,使得家长们苦不堪言。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本就繁忙的家长来说,这种额外的责任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个由家委会研究的做法,究竟是家校互动的良方,还是责任转嫁的口实,实际情况远非想象般简单。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是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从初衷上讲,这样的制度设计并无问题。毕竟,好的教育离不开家校的互动,也需要家长的全面参与。家委会的介入与参与,让学校的办学更加开放,也更为民主,同时也能发挥家长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由客体变主体,由被动变主动,从而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

不过,家长只是一种间接的参与者,却不能成为直接的管理者,这是基于其自身定位的需要,也是出于教育的秩序需要。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并成为“编外老师”而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比如值早班、替监考、值晚自习等,则属于明显的责任转嫁,有越俎代庖之嫌。既与家委会的初衷背离,也与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目的相违背,这样的行为理应受到限制。

家长当然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作出应有的建议,但绝不能实行角色替代,并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在国外,家长也会热衷于学校事务的管理,并扮演积极的辅助者角色。不过,这种角色与责任有一个边界,不影响双方的正常交流与沟通,也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烦恼。若是基于家委会的商讨,而使管理或者辅助成为一种强制性义务,而无以获得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那么只能说,家委会看似民主的决定,已形成了一种权利性伤害。

事实上,目前在“家校互动”和“共同目的”的口号下,家长们承担了太多的教育负担,以至于“学生的作业成为家长的烦恼”—— 现在很多人不断发出“家长不易”的感叹:其不仅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还得充当“编外老师”的角色。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学校把很大一部分自身的事务都转移给了家长,比如除了监督孩子做作业之外,还要检查其作业的对与错并签名,否则孩子就无法交差。与此同时,大量的“奇葩作业”表面上是布置给孩子的,结果却是家长在背后策划、制作,让孩子在课堂上出风头的“任务”。

某种意义讲,让家长替老师监考和自习值班,表面上是家校互动的深化,实质上则是责任转嫁的延续。然而对于此,很多人却并没有反对,甚至认为“自愿参与”理应获得支持。很显然,若不能看到教育责任的归属,以及基于责任的教育改革,那么家长互动的责任转嫁,就会成为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操守与德行的滑落。无以找准家长互动的结合点,无以厘清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才是当下教育最大的失败。(堂吉伟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南京二十九中 家校互动 家长替老师监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