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传统文化传承这考题如何解

2017年02月27日 09:17 | 作者:郭奔胜 郑良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考题二:“文化+”不能成为“+文化”

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不能和市场绝缘,如何用市场反哺文化,这同样是摆在连城面前的一道考题。

在连城人看来,有多处千年历史的文化珍宝,这是福分,把这些宝贝藏起来不是应有的态度,探索文化+市场是必要的,但要适度,特别要警惕“文化+”成为“+文化”,文化始终是前面的1,没有这个1,再多后缀也等于零。

近年来,邓金坤也尝试通过电商销售连史纸,一刀(100张)连史纸卖到300多元,上等的连史纸可以卖到千元以上乃至更贵,国内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博单位也开始用连史纸修复古籍。

尽管市场认可度逐渐在提升,但邓金坤并不打算引入工业化流水线批量生产,“那样就变味了,守护连史纸这块金字招牌就要守住传统工艺,不能把老祖宗的宝贝给丢了。”

在培田,古民居仍然是村民们繁衍生息的家园。当地政府和村民对过度商业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游客数量要控制,不能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古民居里可以有民宿,但经营者不能改变民居的格局和建筑风格,房间数量也有严格控制。

如今,马力运用四堡雕版印刷工艺制作的《兰亭序》《增广贤文》等线装书已经卖了上万册,但他始终坚守着祖上传下的工艺,逐字刻版,手工印刷,这意味着不可能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每一册线装书都是艺术品。

连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传龙说:“传统文化与市场结合中,文化是第一位的,慎言产业化,在守住技艺、守住本源的前提下,加入创意、加入市场认可的传播方式。”

在连城,像连史纸、四堡雕版印刷这样传承千年的工艺、民俗等有20多种,近年来,当地将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打造成特色旅游名片,提线木偶、连城拳、罗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龙、芷溪花灯等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

考题三:文化传承的下一棒交给谁?

文化传承是技术活,也是艺术活,一代人又一代的工匠是文化的守护者。传承的下一棒交给谁?这道考题并不轻松。

尽管正处于艺术创作的壮年,但马力仍然时常感到孤独。在他看来,有志者才能成器,而后辈中有志于钻研、传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的人极少,在四堡,掌握这门技艺的匠人只剩下20多人。

邓金坤今年48岁,他说:“小时候看爷爷在纸寮做纸,寂静纸寮里捞纸滴水声、竹丝天然漂白的画面、爷爷将纸焙干后把纸顶在头上回家的场景终生难忘,我从那时就下定决心要把这门技艺学好、传承好。”

如今,像邓金坤这样愿意毕生投入到连史纸工艺传承中去的匠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2006年以来,已经没有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了。

邓金坤的儿子在上大学,当记者问到孩子是否会子承父业时,邓金坤显得有些无奈,“没法勉强他。”

在培田,深宅大院里居住的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拼了,少了青壮年,客家古民居的文化之“魂”如何守住?这是文化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党委政府已经在尝试破题。连城县委书记钟勇强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需要接棒,也需要交棒。近年来,连城加强了四堡雕版印刷、连史纸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技艺传承,出台系列措施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文创事业做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传承 文化 传统文化 连史 考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