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与自然共融共生

2017年07月11日 13:45 | 作者:李忱阳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活态呈现。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生态知识、生态模式与生态思维都必不可少。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必须应对好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新挑战,处理好生态与人文的关系。

国家级非遗蒙古族长调民歌

共融:传统民居顺应生态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以其所蕴含的独特传统韵味、和谐布局,被收录在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徽派建筑融合了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房屋多坐落于山环水绕之间,青山古树之下;村落里山泉溪水潺潺流过,青瓦白墙高低错落;从院内抬眼向外,山水画图尽收眼底;院内天井或洒落阳光、或积聚雨水,配上花木假山,自成一派天地人和。

徽派建筑的一大亮点是“马头墙”的装饰。由于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房屋易遭火灾,为避免火势蔓延,在居宅两端墙顶砌筑高出屋面的山墙,可以防风、防火。

“马头墙”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并适应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排檐砖,上覆小青瓦,并在垛头安装形似马头的搏风板,远远望去,错落有致、意韵十足。

徽派传统民居彰显古人顺应生态环境的人文思考模式,而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陕西等地的窑洞建造、北京四合院的布局、雁门和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都彰显着古人顺应天南海北不同水土而巧妙建屋兴居的人文智慧。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非遗 自然 传统 鸽哨 坎儿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