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与自然共融共生

2017年07月11日 13:45 | 作者:李忱阳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共生:传统技艺拷问生态

鸽哨又叫鸽铃,是佩戴在鸽子身上的哨子,鸽子飞翔带动气流穿过鸽哨发出声响。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曾盛赞鸽哨是“空中交响乐”,在很多以北京为地域背景的影视作品中,也总少不了这种呜呜嗡嗡的声音。2014年,鸽哨制作技艺被北京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坎儿井成为新疆的独特景观

鸽哨的制作,主要用竹木和葫芦,以竹管或是葫芦肚为腔,上面配以竹木雕成的发音孔。为了动听,一个鸽子往往携带很多个鸽哨组成的一组鸽哨,鸽子平飞或是拐弯的时候,发音孔状态可能不一样,声音也会有所变化。制哨之家,都在哨底刻字作为标志。如清代“老四家”惠、永、兴、鸣,民国时的“小四家”永、祥、文、鸿等。不同的字号,哨音一般也不同。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和中期,鸽哨的声音常常回荡在老北京城上空,人们也听着这个声音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60、70年代,养鸽子开始衰退。从90年代开始,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四合院成片消失,加上禽流感、机场安全等原因,北京的天空渐渐失去了鸽子的身影,年轻人更不再有精力去“盘鸽子”,鸽哨就这样渐渐从人们的耳边退去了。而在各种公开场合取而代之的成群结队、鸡头长喙的外来鸽,更引发那些仍对鸽哨声和鸽子恋恋不舍的老爱好者们心中的不舍。

著名的民俗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表示,一个民族的生产实践活动无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产生关联。与自然界的互动中的一些做法,就体现着这个民族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智慧。而能够自古流传至今的这些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一定是很好地顺应了自然,又体现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回到人与自然互动的这一本质问题上来。“就项目论项目,就保护论保护,那就单薄了。要试着去理解这其中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联。”刘魁立强调,“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与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我们的传统民居,也都体现着古人天地人和的思考模式。”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非遗 自然 传统 鸽哨 坎儿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