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与自然共融共生

2017年07月11日 13:45 | 作者:李忱阳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共处:传统灌溉滋养生态

“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这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日记,记载的是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坎儿井对水土的涵养保护作用。

徽派传统民居

文中的“卡井”,即今天所称的坎儿井,史载汉代西域即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称为井渠法。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首先在地面打下井口,将地下水汇聚;然后在井底修通暗渠,将地下水引到目的地,再把水引到地面。

提到坎儿井,不能不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市。吐鲁番天气酷热干旱,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但吐鲁番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南面地势偏低,每当夏季来临,大量融雪和雨水就会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形成丰富的地下水源。坎儿井保证了地下水不因炎热蒸发,不因狂风污染,并能有效将水蓄起供人使用。近年来在国家文物部门支持下,吐鲁番启动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程,对坎儿井实行定期检查和掏捞清淤、加固装盖等保护措施。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坎儿井在这方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另一个值得称道的范例是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将以往汹涌的岷江一分为二,大兴引水灌溉和防洪之利,还兼具水运功能,使得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可谓将“因势利导”的古典生态思维巧妙发挥的杰作。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非遗 自然 传统 鸽哨 坎儿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