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地震来了我们如何自救?

2017年08月16日 09:59 | 作者:陈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闻背景

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

这两场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后最重要的是抢救生命。抢救生命要讲究科学,否则会事与愿违。


地震容易产生的损伤:

颅脑、四肢、内脏损伤以及大出血、休克等;因口鼻、胸部受压或有毒性气体所导致的窒息;脊柱脊髓损伤;挤压综合征;断水断食导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地震诱发火灾引起的烧伤;冻伤、中暑;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引起的中毒;海啸引起的淹溺;核泄漏引起的核辐射;精神障碍;其他,因环境潮湿、寒冷或闷热、污浊,使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

地震避险逃生原则:

应急疏散。听从指挥、有秩序、防止拥挤、踩踏、避免盲目跳楼。

就地躲避。家具旁、内墙角、小开间房间。

在两次地震之间疏散到空旷的地方。

切断电源、关掉煤气开关,防止起火爆炸。

不能乘电梯,不能跳楼。

地震避险逃生的方法:

通常,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地震发生的最初10~15秒钟(平均12秒)内是上下的纵向震动,此时相对安全。逃生的时间平均只有这12秒钟。然后是破坏力极大的横向震动,建筑物倒塌都发生在这一时段。地震发生时,当人们从恐惧中清醒过来,再做出如何逃生的决定大概也就剩下几秒钟的时间了。此时最佳的自救方法是克服恐惧、就地自避。在寻求躲避时不要顾及任何财产,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可以随手拿一瓶水和食物再行躲避,一旦被倒塌物掩埋拥有水和食物也就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身体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口鼻。

不要随便点明火,甚至不能打手机,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地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双手将枕头、面盆、书包等顶在头上,护住头部。

不同场地的自救方法: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公众场地,应沉着冷静,不要尖叫乱跑。地震时场内很可能断电,不要慌,马上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同样不要慌不择路,否则容易出现踩踏事件。明智的选择是找到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远离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在家遇地震,找支撑三角形空间躲避。首先关闭电闸和煤气,将炉火扑灭。如果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果住在楼房中,特别是高层楼房,切忌上阳台,不要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更不要跳楼!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的墙根躲避。因为墙根为死角,坍塌物与墙角之间往往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空间,地震逃生学称这个空间叫做生命金三角。另外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

如果恰巧在电梯里,不要试图撬门,要用力拍打或敲击电梯门,弄出声响引人注意,等待救援。

初震过后所有人都要尽快撤离到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

在街上行走的人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震时正在山区、水边,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海啸等突发事件。

如果不幸被困,尽力给自己扩大生存空间。如果不幸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生存空间,并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待救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地震 自救 发生 逃生 躲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