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廖红:挥着锄头的女科学家

2017年11月07日 14:37 | 作者:王妍 郭圻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三伏天,日头正盛,白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空气中不时袭来滚滚热浪。

“这么热,工人怎么还在工作?”

福建安溪县种茶大户刘金龙正带着客人参观茶山。车转了一个弯,眼尖的客人惊呼了一句。

“工人们早就去吃饭乘凉了啊。”刘金龙纳闷地顺着客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抹飘逸的青绿色在茶树间起伏,他马上了然于心。

“这哪是工人,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是专家。”刘金龙笑着解释。

在田里工作的正是与刘金龙合作许久的廖红。他熟悉这位教授的脾气,只要一声招呼,还没等他上山,廖红和她的团队一大早就扎进田里忙活了,总穿着那件“下田装备”——绿色防晒衣。

201710061319271fbW

从“倒数第三”到土壤“老中医”

刘金龙曾一筹莫展。

种茶20多年,生活富裕了,脚下的土地却越来越令他担忧:土壤的贫瘠使得茶叶的产量不高,大量的化肥和除草剂被投入使用,形成新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土壤酸化、茶叶品质不稳定……

“大家想改变,但没有合适的办法。”刘金龙曾打听到,银杏适合在南方种植,还能改良土壤,便花了十几万元,在田头和路边遍种银杏。结果两年过去,这些银杏还只是一根根“光杆司令”,连叶子都长不出几片。

彼时,廖红也正在犯愁。她敏锐地看到了村里的环境问题,想以此为基地,为农民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然而,不管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是国际植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里唯一的中国女科学家,这些在科研领域的“光环”根本得不到农民认可。

许多农民对她这样的“专家”很戒备,怕她是来“推销的”“坑钱的”“骗人的”,直接“拒之门外”。还有一些人看不起她,认为廖红不过是一个“小女子”,“凭什么要听她的”?

一次,廖红看到一篇社会学论文提到,在中国大部分农民心中,对“专家”的信任度只排在倒数第三,但是对“本地能人”的信任度是第一。

廖红灵机一动,或许换种思维,就能柳暗花明。于是,她找了很多当地的学生参与调研,让他们帮忙介绍亲戚“能人”合作,她与刘金龙也是这样“接上了头”。

廖红知道刘金龙对“科技力量”的期待,而这也是她面对的一道考题。她为当地的茶园设计了“茶豆套种”模式,让茶树与大豆进行间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的效果作为“绿肥”,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不施化肥,不用除草,不到一年,“绿肥”大豆新鲜出炉,长势良好,给这片贫瘠的土地补充上了营养。原来光秃秃的茶山上一下了变得热闹起来。茶树上各种蜘蛛、瓢虫,山鸡和野鸟不时光顾,夜里还有山猪出没。

“刚开始他认为跟我合作实验肯定亏本。”廖红说,“但实验证明,茶豆套种不仅改良土壤,而且提高茶叶质量,农民能挣到钱,我就放心了。”

跑的地方多了,廖红对福建的土壤情况掌握了七七八八,总能准确地判断出当地土壤的问题,“就跟老中医治疗土壤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各地的农民纷纷找上廖红。

在廖红家,满满当当放着农民为表感谢送来的水果蔬菜。她还记得,有一次离开村子时,几个农民专门赶来,硬是塞给她一袋鸡蛋。

廖红没想到,她这个该是“信任度倒数第三”的专家,竟逐渐成为农民们最信任的人。“农民真的很朴实,为他们做些小事都会记得很久。”她总爱说,“我们一定要对他们好一些。”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科学家 教授 土壤 农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