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孙镜峰:家长共同体 课程建设的“同盟军”

2018年04月11日 15:20 | 作者:孙镜峰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组建家长共同体微信群

学校统一编发、推送以课程建设为主题的微信,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课程实施的需求和取得的成效等。学校和教师提前将开发的课程方案和需要家长支持配合的项目发到微信群中进行“招标”,由家长自愿申报。

家长参与家长共同体的活动不公开、不评价,防止出现家长和学生之间相互攀比,尽量减轻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课程志愿者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单纯的学校教育将学生局限于教室和校园的方寸之间,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受到很大的局限。许多学校因为担心学生的安全而剥夺了学生春游、远足的权利。而家长共同体的成立和家长的参与,使学生外出安全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破解,家长成为问题解决者和课程服务者。如本校教师开发的“秋之韵”综合实践课程,要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但是距离较远,教师人手又少。这时,家长共同体就组织家长担任课程服务员和安全管理员。一名家长分工负责5名学生的管理和安全工作,让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和观察记录上,确保了课程的顺利实施。

家长共同体利用家长优势,弥补学校短板,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家长共同体重点干学校、教师“不擅长的”“干不了的”“干不好的”或“干不过来的”的活儿。2016年12月,山东省教科院在晏婴小学召开全省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会,有来自全省各地的1400余名代表报名参会,由于会场距离参会代表入住的宾馆较远,会务组租用了20多辆大巴车作为通勤车,每辆大巴车需要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参会代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而学校教职工人数少,抽不出这么多人员为参会代表服务。这时,家长共同体通过微信群通报有关情况,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会代表的报到、入住、通勤、就餐等全部由家长志愿者承担,家长志愿者成为现场会一道亮丽的风景。

家长深度参与,由学校的“客人”变为“主人”

家长共同体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家长为课程开发和实施出人、出钱、出力,关键在于家长的真实参与和深度参与。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而成为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和合作者,合力达成育人目标。

晏婴小学深入实施课程整合,需要对教室进行改造,使之与各位教师开发的班本课程相统一。在教室“改造”过程中,晏婴小学以课程为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创意者、设计者,家长们成为参与者、实施者。由于将设计权交给了学生,将制作权交给了家长,原来一个个单调、古板、严肃的教室实现了大“变脸”:原来冷峻的铁皮书橱变成了温馨又随意的小书屋,冷清的窗台上摆满了用各种废弃塑料盒培育的小盆栽,全校统一的深蓝色窗帘换成了各式各样动感十足的窗帘,一个个原本缺少温度的教室成了学生最喜欢的“家”。家长在深度参与教室文化设计、制作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渐由旁观者、挑刺者转变为理解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由于家长的深度参与,家长会也实现了“华丽转身”:原来的家长会是单纯通报学习成绩,现在则是教师与家长携手,综合分析孩子的学习状态、身体发育、心理特点等;原来的家长会是教师对学生的“告状会”,现在是针对孩子身上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诊断协商;原来的家长会由教师“独霸”,现在是由家长主持,会议的内容、形式由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协商确定。过去学生、家长怕家长会,现在盼家长会。家长由学校的“客人”变为“主人”,逐渐能够站在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去审视学校、理解学校、配合学校,同时鞭策校长、教师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家长最关注什么问题,从而搭建起了家校协作、无缝衔接的立交桥。

对家长共同体,不仅要使用好,还要引领好、培育好。为此,学校依托家长共同体,成立家长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家长读书沙龙,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以进一步提升家长素质,拓展家长视野,引领家长共同体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家长 课程 学校 共同体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