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我国发布首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的工作标准

2018年05月09日 14:17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李木元)5月8日,“心理援助2018国际研讨会暨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的工作标准,同时提出相关行动纲领,以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心理援助工作。

该标准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制定。标准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对于重点人群根据心理危机的程度、灾后的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救援工作要遵循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的基本价值观;并从专业关系、知情同意、保护隐私、专业责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定义了开展工作的伦理守则。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行动纲领共12条,是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十年来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事件过程中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

会上同时发布了我国首个心理创伤干预骨干人才(国际)培训计划。这是一个由中外多国国家级PTSD研究和服务机构发起的心理援助骨干人才培训体系,计划通过三年的培训、实践和督导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援助骨干队伍,以应对我国随时发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援助的需求,第一期培训将于5月14日到17日在京举行;

会上还发布了心理创伤干预综合平台。该平台是由美国国家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研发的PTSD coach(PTSD的自助干预平台)和中科院心理所自主研发的灾后心理援助平台整合而成,双方互相授权,把PTSD coach汉化、把灾后心理援助平台国际化,整合为一个心理创伤干预的国际综合平台。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小兰在会上表示,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心理创伤研究和心理援助体系快速发展。 中科院心理所作为国家队,在国内成立了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率先发布了《人道主义行动中儿童保护的最低标准》(中文版)和《人道主义核心标准》(中文版),建成了一支拥有100名专家、65家成员单位和260名个人成员的、覆盖全国的心理援助队伍,还建立了国内第一批心理创伤研究专家和心理援助的专业人才队伍。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刘正奎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以中科院心理所为首的我国心理专家团队先后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13个灾区的心理援助,完成了38万人次的各类人群的重大灾难事件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建立了我国最大的重大应激事件后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为当地培养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难事件中的心理援助人才队伍1500余人。此外,中科院心理先后在13个重大灾难事件的地区建立了18个心理援助工作站,并孵化了14个独立法人的NGO,与当地政府机关共建4个中心,建立了重大突发灾难事件后心理援助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分为北京会场和四川绵阳会场。

编辑:赵彦

关键词:首份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援助 工作标准 汶川地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