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用新常态思维发展基层卫生

2018年06月13日 10:43 | 来源:健康报网
分享到: 

新时代的中国离不开幸福中国、健康中国作为内核支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载着一方黎民的健康重责。如何在基层社区开展好卫生服务工作,浙江省温州市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聪生给出了时代问答。他用四个新常态,激活了医务人员干劲,搞活了签约服务,盘活了增量考核。

打破常规和藩篱

量化标准激活员工干劲

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景德路229号,这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服务的辖区面积达到42.9平方公里,覆盖18个行政村,位置虽然偏远,但是大楼门楣之上,“全国示范中心”“全国群众满意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浙江省百强中心等荣誉招牌熠熠生辉,诉说着这里的工作成效。

之所以获得各方认可,与该中心主任林聪生的耕耘密不可分。他在这里工作了22年,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作的弊病和优势,一清二楚。在他当上院长后,主动提出了新常态发展理念,从机制体制方面入手,进行全方面改革。

林聪生的新常态包括四个方面,激活阳光薪酬新常态、盘活增量考绩新常态、搞活签约服务新常态。以前中心属差额事业单位,编内、编外服务人员缺少统一编制管理和经费保障,不同员工待遇不同,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他上任后首先制定了《职工月度考绩项目与薪酬明细单》,把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所有构成,清清楚楚名列出来。

在林聪生的带领下,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破行业常规和制度藩篱,对全院所有的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包括保洁员、保安在内的每个岗位的工作都制定了量化标准,并对辖区4个服务站的驻站人员进行横向考核,实现社区卫生普及技能和自选技能的认评机制等。职工无论是接诊、下乡、宣教,还是给病人递水、送药、引导,或是自身业务学习、评职称等,每一件工作都能够以积分的方式计入绩效考核。

在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室内,每一瓶注射液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护士每隔二十分钟就拿着扫描器巡视一圈并对着每瓶注射液扫一扫,系统自动计分。为不留下一个死角,输液室最里面的角落还配置了指纹机,护士巡视的时候最终在指纹机上按下手印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巡视过程并成功计入积分,作为月底绩效考核的凭证。

变被动为主动

为签约服务铺平道路

“在基层医疗机构,每个医生身兼多职,工作量很大,如果付出与回报差距太大,或者工作量多少都是一样的回报,对调动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是不利的。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完善、长效的奖惩机制,让制度去管理,盘活人力资源,使中心88位工作人员在服务时都能变‘被动’为‘主动’,最终真正实现为居民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林聪生说。

如今,通过考核制度带动了全员的积极性也搞活了签约服务。73岁的贾先生来自郭溪街道曹平村,2017年,他与中心全科医生谢临海签订了签约服务。“我们村有点远,平时有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都会打电话向他咨询求助,断药了他也帮我带药,有时候谢医生还会主动联系关心我的近况,服务很到位。”贾先生说,在医生的指导和管理下,他的慢性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基本型(免费)+改善型(付费)“双轨签约”运行机制,着重对一些服务不到位、无经费尚未开展的民生项目列为签约服务项目,在门诊、体检或上门服务启动基本型签约的同时,有序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契约关系,推行“基础服务、活动服务、贴心服务、保障服务”四个方面的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参与享有个性指导、门诊预约留号、转诊互动等优先配套服务。同时将中医治疗融入签约服务中,安排签约居民体验中医理疗项目,普及中医知识。并且将医生的签约服务纳入绩效考核的奖励机制,鼓励全科医生主动服务居民。

林聪生介绍,“双轨签约”运行机制的推行,不仅拉近了医患关系,更鼓励医生主动、全面地为居民服务。不仅医生的付出有所回报,病人真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后,信任度和依从性都提高了,使得医生的建议也能落到实处,对患者慢性病的控制和调理都极有帮助。(记者 张晓东)

编辑:赵彦

关键词:常态思维 发展基层卫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