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讲述———

当网络成瘾被列为一种病

2018年06月27日 09:02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的话: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网络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实际上,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最常见和最主要问题,除了游戏成瘾,其他类型的网络成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那么网络成瘾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状况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记者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进行了对话。

彩C2018-06-27zx501_P_1_688_624_1711_1266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

问:网络使用已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状况如何?

陆林:的确如此,我们在临床上接诊的因网络成瘾比如游戏成瘾的青少年患者越来越多。关于发病状况,目前我国还没有详实的数据,但一项涵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89281名受试者的荟萃分析显示,网络成瘾的全球患病率约为6%。另外,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达到4.42亿,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达4.07亿,网络、手机游戏成为最受青少年青睐的娱乐性活动之一。这也为我国青少年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精神疾病埋下了重要隐患。

问:那么如何界定网络成瘾呢?

陆林: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较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伤。诊断网络成瘾疾病,时间标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具体来说,网络成瘾又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网络购物成瘾等,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最为常见。在最新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均将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这表明网络成瘾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危害重重

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陆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面很广,对其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阶段,长时间上网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增加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猝死。并且,网络成瘾人群多伴发共病精神障碍,如网络成瘾者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共病率为21.7%,抑郁障碍的共病率为26.3%,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23.3%,远高于一般人群。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与其脑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影像学研究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眶额皮层、脑岛及内嗅皮层等与冲动控制相关脑区变薄,而背外侧皮层和右侧伏隔核等与奖赏相关的脑区在游戏图片线索诱发下发生异常激活。这一结果与药物成瘾者的脑影像学改变类似,提示网络成瘾会引起脑功能紊乱甚至造成永久性损害。

其次,网络成瘾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341亿元,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24亿,其中青少年是网络游戏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非理性地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游戏主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另外,网络虚拟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思维、情感和行为,同时还会导致同理心的减弱和利他行为的减少,最终促使网络成瘾者暴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与此同时,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导致与现实社会脱离,最终不仅无法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贡献力量,反而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社会共同努力破解难题

问: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严峻形势,为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您有哪些建议?

陆林: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具体来说,我的建议如下:

健全相关法律,推动立法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由于立法缺失,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商业利益等利用网络平台传递诈骗、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引发青少年沉迷网络、价值观扭曲、网络诈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2016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就旨在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促进未成年人文明合理地使用网络;此外,2018年两会教育立法修法期间,强调了应加快相关法规的制定,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制定”展开了讨论,也呼吁应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应加速立法进程,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意识。网络成瘾正日益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杜绝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首先,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应自觉维护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文明。软件开发商则可通过研发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提供安全的上网环境,以期实现拦截不良信息、病毒或达到限制访问某些网站等目的;其次,新闻媒体应正确地宣传网络成瘾的危害,通过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学校以及父母的重视,从而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共治格局。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等应重视安全、健康、有益公共场所的建设,以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建立规范的网络成瘾的诊疗标准,避免造成二次身心伤害。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已成为某些医疗机构或个人大肆敛财的手段,抱有“急病乱投医”心态的父母常被形形色色的治疗网络成瘾的广告蒙蔽了双眼,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戒瘾医院”和“戒瘾学校”接受“专业”的治疗,但结局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如,电击疗法治疗网络成瘾曾一度受到许多家长的追捧,然而这种无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手段,却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背后,可能混杂着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时,应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利用科学的治疗手段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

家校联合,共同抵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父母的教育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紧密相关,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减少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在病态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在行为和情感上过分严格要求孩子,从而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转向虚拟网络世界寻求安慰。因此,家长应避免给予青少年过多的压力和关注,加强与孩子沟通,注重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多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来至现实生活的成就感;也可以找机会与孩子一起讨论过度使用网络的弊端,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此外,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将注意从网络虚拟世界转向真实世界。还可通过开设专门的网络素质教育课程,让青少年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网络的利与弊,以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

编辑:赵彦

关键词:网络成瘾 游戏成瘾 精神疾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