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远离骨质疏松从预防开始

2018年10月17日 09:45 | 作者:陈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闻背景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因为激素水平降低,骨代谢失衡,易患骨质疏松症,而导致腰酸背痛,关节、骨骼疼痛。因而压缩性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如果能提早预防骨质疏松,可以大大降低中老年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约访专家

崔小平:山西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警惕早期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症表现为低骨量,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并易导致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骨骼在显微镜下呈蜂窝状,孔隙比正常健康的骨骼更大。筛孔越多,骨骼越脆弱,更易出现骨折。

骨质疏松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其他因素的作用,骨折的风险逐渐增大。骨质疏松早期有三大症状:1.最常见的是腰背疼痛和腿脚抽筋,其次是肩背、颈部、腕部、踝部、髋部疼痛。2.身材变矮,弯腰驼背,骨骼变形;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由于脊柱形状改变,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功能)。3.骨折,脊椎、髋部和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脊柱压缩骨折会出现突发性腰背剧痛,骨折块有时会压迫相应平面的神经根而出现肢体麻痹、功能障碍。髋骨骨折在临床上经常表现病情严重,常出现延时愈合或者不愈合,且因骨质疏松常常效果不好。桡骨远端骨折常会引起腕关节处局限性的剧烈疼痛和腕关节明显畸形,导致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骨量开始流失且不可逆转。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钙量流失则会加速。当体内钙质的“支出”大于“收入”时,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骨骼质量就会变差。

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X线改变和骨矿定量综合判断。中老年女性,绝经后如出现腰背酸痛,应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时就医。X线片对发生骨质疏松不够敏感,只有在较明显、严重骨矿丢失时才有改变,骨密度测量是早期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预示骨折危险性最敏感和有效的方法。

一分钟测试骨质疏松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为测试骨质疏松设计了“一分钟风险测试”,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骨骼状况,做到尽早预防和防治骨质疏松症。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任何一题回答“是”,并不代表已罹患骨质疏松症。答“是”表示你具有经临床研究证实的风险因子,而它们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无法改变的风险因子: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微跌倒后骨折?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状况?3.实际年龄超过40岁?4.成年后是否曾经因为摔倒而造成骨折?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者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6.40岁以后的身高是否较以前减少超过3cm以上?7.是否体重过轻?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药片(例如可体松、强体松等,可体松通常为治疗气喘、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某些发炎的疾病)连续超过3个月?9.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或者副甲状腺过高的状况?

可以改变的生活形态风险因子:女士回答:11.是否在45岁或以前便已停经?12.除了怀孕、更年期或者切除子宫后,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13.是否在50岁前切除了卵巢又没有服用荷尔蒙补充剂?

男士回答:14.是否曾经因为雄性激素过低而出现阳痿、失去性欲的症状?15.是否每天饮用超过相当于两小杯分量的酒?16.有长期吸烟习惯,或曾经吸烟?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做家事、走路、跑步等)18.是否避免使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19.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有没有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三级预防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患上骨质疏松症,不仅治疗收效会很慢,也会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而且一旦骨折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做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乳制品、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和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需注意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建议妇女绝经后3年内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给予体疗,补钙,以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对防治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骨质的主要成分是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平衡饮食可以提供更多骨骼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延缓骨质疏松。牛奶、豆类、瘦肉、鱼、虾皮、芝麻酱、核桃仁、蛋类等均含有大量钙,可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食用。

体内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形成,可防治骨质疏松。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为经皮肤合成和食物摄入。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前维生素D3,再依靠皮肤温度转为维生素D3,由淋巴等转运吸收,再经过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正常人在充分日照的条件下,暴露面部和前臂30分钟,即可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供生理需要。

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人体弱碱性环境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比如,经常熬夜不休息会加重体质酸化;心理压力过重也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调节自身压力可以保持身体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提醒大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引发骨质疏松:吃得过咸,过量的盐会增加钙流失;过量的咖啡因可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碳酸饮料可阻止钙吸收;抽烟喝酒会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骨细胞的代谢及骨峰的形成。

因此,大家应尽量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的摄入量,避免上述不良习惯,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对成年人来说,加强运动可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强度和动作的协调性,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中老年人可每周进行强度较低的运动,如爬山、打太极等。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每周应坚持3小时运动,总体钙会增加。

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防止跌倒或降低跌倒出现的概率。提倡改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意外发生,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一些增加跌倒倾向的药物。

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男性在70岁以后,要定期检查骨密度,如果发现骨量减少较快,即可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激素替代治疗,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较多的人则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

编辑:赵彦

关键词:骨质疏松 症状 如何预防 世界骨质疏松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