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兴起——当慈善捐赠遇到“圈”

2021年11月09日 14:31  |  作者: 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正在兴起的“捐赠圈”

目前,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捐赠圈”,正在影响越来越多人的慈善捐赠。

“捐赠圈”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自发聚集资金,群策群力共同决定如何使用善款,从而达到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慈善捐赠方式。

记者梳理可追溯到“捐赠圈”最早的实践是在2006年,一位北京网友在绿野户外论坛发起了一个以“驴友”为主要成员的捐赠圈。此后,公益机构有零星探索,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早期“先锋”的一员。

早在2013年,联劝即成立一众基金,由百位普通上海市民每人每年捐赠2200元“份子钱”,探索集体捐赠,形成“捐赠圈”。

2018年,联劝开始系统性地探索捐赠人建议基金。与一般基金会下设专项基金不同,这是一种帮助捐赠人开设专属账户、享受税收优惠、让捐赠人在善款使用方面长期享有建议权的基金。

目前,联劝的捐赠人建议基金共有39个,分为3个类型:一是个人发起,例如马拉松爱好者设立的联劝百城百马专项基金;二是家庭发起,例如一级指挥家曹鹏老先生及其外孙设立的联劝曹鹏专项基金;三是社群发起,例如爱好登山挑战的女性设立的联劝“她无限”专项基金。39个基金中,由社群发起类捐赠人建议基金占比超过一半。

“这些圈子有不少就是社群,例如EMBA班同学、某个俱乐部的成员等,他们希望通过社群做公益,社群的公益能量吸引着我们。”联劝捐赠发展总监张波娜介绍说。2019年,联劝对捐赠人建议基金的发展模式进行梳理,并在2020年有意识地将捐赠人建议基金与捐赠圈结合起来,孵化和培育更多捐赠圈。

联劝对捐赠圈的支持体现在确立战略支持、捐赠支持、资助支持、成员活动支持和传播支持5个方面。目前,联劝共孵化和培育了21个捐赠圈,总捐赠额超650万元,每个“圈”的年均捐赠额约为30万元。

张波娜透露,随着捐赠圈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今后联劝将梳理捐赠圈发展的本土模式,提炼可借鉴的经验,开发相关工具包,赋能更多公益伙伴,促进捐赠圈在公益领域进一步普及。

binary_middle (2)

“叁和益”捐赠圈的公益活动现场(联劝供图)

推动理性捐赠

近年来,公众的慈善捐赠热情持续上升。中国慈善联合会多年连续发布的《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企业捐赠占比自2016年开始持续下降,个人捐赠占比节节攀升。2019年,个人捐赠已增长至社会捐赠总额的近3成。

公众捐赠热情暴发的另一面,是理性捐赠理念倡导不足。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救灾捐赠为例,大部分人在做捐赠决策时都是按照直觉和冲动为应急响应阶段的物资筹集进行捐赠,与此相应的是,公益慈善组织也往往扎堆上线筹募物资的项目。由于“捐赠市场”对灾害领域缺乏认知以及需求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捐赠的物资不符合灾区需求导致挤占仓储空间和浪费,同时,较少得到舆论关注的受灾地区难以获得援助。

冲动捐赠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公益的认知不足。联劝的“捐赠圈”实践显示出,很多捐赠人的公益参与较少,对公益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较初级的阶段。“有一部分捐赠人找到我们,提出要捐建小学,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善事。我们的建议是:捐赠硬件是好事,但是现阶段,乡村孩子的发展性需求更需要被看见,孩子们更需要‘软件’的支持。”张波娜举例说:“还有的捐赠人一开始并没有聚焦的议题,会把决策权交给我们,对我说你觉得哪个项目靠谱,就捐哪个。”

联劝构建的“捐赠圈”孵化和培育体系,帮助捐赠人打开了眼界。在专业公益机构的“贴身陪伴”下,捐赠人了解到公益行业如何细分;在确立如何参加公益并开展资助的过程中,捐赠人逐渐加深了对公益的认知,成为“价值引领者”。

联劝雪启专项基金就是典型案例。该基金由一群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及其朋友发起,他们多年参与联劝的“一个鸡蛋的暴走”公益活动,希望在募集更多善款后,以理性眼光审视对公益项目的资助,更大程度地对捐赠人的爱心负责。

联劝J&N专项基金则由家庭发起。发起人Nicole想有计划、可持续、有的放矢地做慈善,以“我们一家人”的名义捐款,有一个属于家庭的慈善账户,设立该基金后,她和孩子可以一起讨论如何使用善款。她说:“我希望在孩子心中埋下爱的种子,希望有一天可以开花结果。”

张波娜认为,捐赠圈与捐赠人建议基金的结合,重要价值在于“聚人”,让人们通过公益连接起来,释放爱的能量并创造价值。

binary_middle (1)

“她无限”捐赠圈成员登山合影(联劝供图)

发展社群公益

来自公益行业的相关调查显示,社交是人们做公益的主要动机之一。“捐赠圈”背后的社群公益有3个特征:其一是与场域相关,社群成员往往来自俱乐部、班级等,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工作场所相关的捐赠圈;其二是公益参与的深度待提升;其三是认同“人影响人”。

在联劝的引导下,社群公益从简单的“好人好事”跃升至具备体系化特征的公益。

以联劝为仁专项基金为例,该基金由EMBA班级的20余位同学发起,每人每年捐赠2000元,选出7位管委会成员负责年度基金事宜。资助项目由管委会提名,邀请同学们共同开展现场尽职调查并投票。

从孵化到培育,联劝的“陪跑”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自身平台为基金提供财务托管支持、提供捐赠人服务、协助设立管理架构、进行行业知识引导和扫描、带领尽职调查和走访、协助后续项目管理和反馈。最终,联劝为仁专项基金的资助对象被确定为无锡市德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放学吧,宝藏小屋”公益项目。

当社群诞生了公益需求但又缺乏体系化行善的能力时,联劝的陪伴让专业公益与草根慈善结合起来。张波娜说:“社群成员彼此连接,我们加入公益元素后,就会像爆米花一样‘爆’出一个社群公益的圈子。”张波娜还用了一个比喻,“我们就像在挖井,把一口口井(捐赠圈)掘出来,当社群公益真正地与公益议题结合,并进行理性捐赠,资源就会如同汩汩的活水,流向有需要的公益组织。”

除了培育单个的“捐赠圈”,联劝还在探索“捐赠圈”之间的交流和协同。去年9月,联劝举办了上海首个女性“捐赠圈”沙龙活动,“她无限”“叁和益”“250爱心”3个女性主导和参与的“捐赠圈”参加了此次活动。今年5月,联劝和伙伴在上海举办了“星火”美好“捐赠圈”展与美好“捐赠圈”大会,多个“捐赠圈”面对面交流,为未来社群公益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捐赠 公益 基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