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委员对话代表

技术革新出行方式 出租车行业如何改革

2015年03月04日 19:58 | 作者:韩柳洁|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韩柳洁)今年年初,全国多个城市出租车司机因份子钱高、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专车服务抢占出租车市场等原因罢运,与此同时多个城市管理者将专车定性为非法营运,叫停专车服务,引起了全社会范围对于“打车”这件事的高度关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和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参加了某网站主办的“出租行业改革与出行方式革新”专题座谈会,施杰委员、蔡继明代表与相关领域的学者、企业负责人围绕专车服务以及出租车行业改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专车被叫停 “依法但不合理”

 

  城市“打车难”问题受诟病已久,出租车行业改革呼声不断,但是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的“专车”服务再一次将出租车改革的讨论推向高潮。

 

  “专车”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呢?原因在于专车与出租车提供的服务相似,但是却未经“特许经营”,因此围绕专车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否违法?

 

  施杰委员表示,根据1997年出台的《城市出租车管理办法》,出租车属于特许经营,必须要经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批准才能够从事出租车的客运服务,如果未经批准,则划为非法运输。“从法律规定来看,叫停专车是依法进行的,但是出租车特许经营的法律规定本身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讨论。”

 

  蔡继明代表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专车服务打了一个“擦边球”,利用互联网的平台,由汽车租赁公司供车,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这几个环节都能找到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在现有体制下“不知不觉”获得了类似于出租车运营的身份。但是无形当中对单一的垄断的出租车体制产生很大的冲击,逼着它不得不改。

 

  放开出租车与保障出行安全不冲突

 

  此前,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叫停专车的一大理由是未经许可运营的专车无法保障安全。对此,施杰委员和蔡继明代表并不认同。

 

  “专车的安全问题是个伪问题。”施杰委员提出,首先,道路运行中本身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并不会因为行驶车辆是否经过特许经营而变化;其次,已有的车辆年检、驾驶员资格考核就是为了保障行驶车辆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专车甚至是黑车的安全问题是个伪问题。

 

  蔡继明代表对施杰的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提出,黑车或者专车不安全,不是出租车行业不能放开的原因,而恰恰是不放开的结果。“没有放开市场,应市场需求而生的黑车、专车运营无法纳入监管,才有了所谓的安全问题。”

 

  对于专车的安全质疑,快的打车高级事务总监叶耘在座谈会现场也进行了回应。“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车到底安不安全’、‘人安不安全’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叶耘介绍,快的专车服务对司机和车都设置了门槛:司机需要有5年以上的驾龄,没有不良或者犯罪记录。还有路考和笔试以及服务培训;专车没有低于18万元以下的,快的要求租赁公司给车辆购买一百万的第三方责任险,每个座位有最高30万坐乘险,50万的交通意外险,这个是我们的准入门槛。

 

  此外,专车服务全程监控,从乘客下单到专车到位以及整个行驶过程覆盖。很多黑车出现问题在于你不知道车去了哪儿,不知道这个人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车,专车从技术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

 

  出租车行业能否放开,如何放开

 

  对于专车的讨论最终指向的都是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为什么要改?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租车课题调研组成员王克勤表示,出租车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出租车业刚性控制与公众激增的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打车难,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有过切身感受。“为什么不让更多的车在街上跑,给公众提供无限的出行方便与最低的价格这样一个公共服务呢?”王克勤认为,这正是出租车行业管制的问题,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都呼唤整个行业的改革。

 

  施杰委员和蔡继明代表同时提出立法机关、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出租车行业的新特点和老百姓的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和改革。

 

  1997年的《城市出租车管理法》规定对出租车实行特许经营,同时对出租车数量进行总体规划。“出租车是市场化运营,为何需要特别许可?李克强总理一上台讲这一届政府开门办事的第一件事就是简政放权,出租车行业为什么不能放?”施杰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会发生变化,政府作为积极维护整个秩序稳定的主导者也应该积极发生转变。现有的法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必然,但是到了现在社会公众的呼声都很高,市场也急迫需要的时候,主管部门、立法机关应该主动关注到这个话题来改变现有的法律制度,从而真正让整个出租车行业归于一种正常的状态。

 

  那么,如何放开出租车运营?蔡继明代表从“依法改革”角度指出,改革很大程度上要突破现行的不合理的法律法规,这可能涉及依照现行法律改革反而“违法”的矛盾。因此,蔡继明提出,依法改革应该是依照法定程序而不是现行法律改革,他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33个县市区暂时停止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若干条款》为例,提出改革出租车行业管理现行规定,也可以通过立法部门授权暂时停止执行相关法律,试行改革,经过试点后逐步废除不合理的法律法规。

 

  回应市场需求 鼓励出行方式革新

 

  座谈会现场,蔡继明代表表示,出租车行业不算大,打车难的问题看似小,但是其关系着老百姓出行的便利不便利,也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说出行是民生一点不为过。

 

  施杰委员表示,关注“打车难”,呼吁出租车改革,他不仅是作为委员,也是作为一个市民、一个经常打车的乘客有感而发。技术发展催生的打车软件、电招出租车服务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便利,满足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应该对现行法律规定作出调整,而不是抑制创新。

 

  “鼓励出租车行业的创新,与乘客、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并不矛盾。”蔡继明代表补充解释,专车服务引发出租车司机的担忧,其根源不在于这种新的服务形式,而是司机因为高额的份子钱被“绑架”,不愿意增加承运车辆来稀释收入。如果放开出租车行业授权经营,允许出租车行业的充分竞争,乘客可以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也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从业生态的良性转换。

 

  专家及企业代表对革新出行的具体方式表达了看法。

 

  王克勤提出,全世界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整个公共出行交通问题最终不是靠出租车解决的,而是充分大力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即单次载客在10人—20人以上的公共交通。各地政府积极投建地铁、公交即是从这方面着力。“我们的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员’,定位应是为公众提供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公共服务。”

 

  “专车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做专车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叶耘表示,专车服务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是希望能够提高供给,解决基本的需求问题;第二是希望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第三是整合闲置交通资源,包括租赁车辆,普通的家用车辆还有事业单位的公用车辆,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编辑:薛鑫

关键词:两会 专车被叫停 罢运 保障出行安全 出行方式革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