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李娜退役,需要怎样的总结陈词

2014年09月19日 08:51 | 作者:朱昌俊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分享到: 

  9月18日,关于中国网坛一姐李娜退役的消息再次成为各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记者联系到李娜经纪公司IMG亚太区总裁,对方表示,李娜已经确定不参加武汉和中网的比赛,9月21日她将在中网召开退役发布会。(9月18日新华网)

  自今年7月李娜通过微博宣布退出今年美网公开赛,此后关于李娜即将退役的消息就已在体育媒体圈中广泛传播,此番传言终于得以确认。运动名将退役,往往能够引发不小的关注,人们会习惯性在这样的节点,盘点其奖牌与成绩,历数其成长过程,并作一番总结陈词。但即如李娜的特殊标签一样,她的退役显然难以遵循寻常的套路,公众对之的关注与思考,也不可能仅仅是基于“光荣过去”上的掌声与祝福。

  这已是李娜的第二次退役。2002年,彼时成绩不俗的李娜在未经国家队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宣布退役,前往大学就读,并于2004年复出。2009年1月,网管中心决定允许李娜单飞。就此,李娜开启单飞生涯,也真正开启“娜时代”,作为举国体制下的“异类”,李娜虽收获鲜花与掌声,但也争议同行。

  2011年法网夺冠后,李娜因为在夺冠感言上没有“感谢祖国”而引发广泛讨论;面对家乡政府的接机与奖励,李娜不露笑脸,并在事后的回应中不无犀利:“现在我更不喜欢‘锦上添花’的人,我更愿意接受‘雪中送炭’的人。但是,现在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愿意去做‘锦上添花’的人”;面对记者“失利后能否对中国球迷说些什么?”的问题,李娜更是语出惊人:“三叩九拜吗?向他们道歉吗?”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李娜总是难以按常理出牌,或依据他人的期待与世俗标准来与这个世界相处,自然争议难断。

  在一个习惯了体制化生存和世俗标准强大的社会,李娜的一系列表现,注定难逃纷争,即如她选择单飞所凸显的“异类”标签。但其强烈的个人化风格与“单干”的成功,代表了社会个体意识萌发的高度,也证明了个人在脱离了组织化的牵绊与庇护后所能抵达的距离,而这正是一个开放自由社会所应该具备的象征。但就我们整个社会而言,个体的成长,个人意识的萌发,李娜仍旧只能算“个案式”存在。

  单飞、职业运动员,李娜的这一身份被不断强调与放大,正好说明了她与举国体制的隔阂。李娜或依旧只能是个例,但职业体育的发展潮流注定不可抗拒。李娜单飞,历来被视为是中国-体育机制改革尝试与创新的典范,但事到如今,如何提升中国体育的职业化程度,安放更多的个人梦想,仍旧是中国体育不得不面对的革新之重。而即便如李娜,在单飞成功后,与当地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关系,也仍旧暧昧,这种纠葛,或正证明了职业体育的艰难和体育改革的阻力所在。

  李娜退役,自然令人思考,我们该如何培育下一个李娜或更多的李娜?然而,李娜或许不可复制,也不必复制,但举国体制承载更多的个人梦想,从体育政绩回归个人发展与大众体育,一个社会更多的宽容个体的创新与“不走寻常路”,允许更多的个人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出彩,却是必要且必须兑现的。李娜的成功,只能算作个体的胜利;李娜所面临的争议,是举国体制与职业运动必须经历的磨合。李娜退役,终究要告别那些不合时宜的奖赏与外界的争议;但作为一种现象的李娜,究竟能够给社会留下怎样的反思,却仍是短时间内难以解答的疑问。

  姚明退役时,有媒体刊文指出,对于世界来说,关注姚明也就是关注中国,通过认识姚明进而重新认识中国,这种关注体现了世界对中国价值的认可。而今,面对李娜的退役,我们不妨说,透过李娜的成功与争议,我们更应该重新认识与坚定个体的价值——个体如何得到更大的认可与尊重,应该是我们的社会关于李娜退役的总结陈词中,必须严肃求索的主题。

 

编辑:曾珂

关键词:李娜退役 李娜19日宣布退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