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农村老年人自杀多因缺乏亲情 住养老院只为“取暖”

2014年09月23日 09:55 | 作者:朱旭东 |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托老所,在这里“乐活”

  在如东,住不了敬老院又住不起老年公寓的老人,还有另外一个去处——社会热心人士办的托老所。这些托老所,入住条件不高,随时可来,随时可走,类似于“托儿所”。

  大豫镇丁家店村的姜步英托老所,是如东目前最大的托老所,收养了46名老人,最大的已经95岁。“看到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给钱也没人愿意照应,就想办家托老所。”58岁的姜步英皮肤黑黝黝的,典型的农村妇女。前两年她与丈夫季文进投资80万元,在自己住宅周围盖起了多间平房,先后布置了80余张养老床位。这里的收费只有老年公寓的一半,最低每月800元,全护理的每月也只有1800元。

  办了托老所后,夫妻俩就再也没消停过,还从外面招了6个人。每天晚上,夫妻俩都坚持查房,半夜里有个风吹草动,就拿着大电筒到处照。为节省开支,季文进白天还打理两亩多地,种植各类果蔬。他饲养的几十只鸡鸭,和承包的一个鱼塘,也为托老所节省了不少费用。

  姜步英托老所接收三类老人: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的、不能自理的、精神障碍患者。“只要不是传染病或癌症,我都收,因为这些老人实在无处可去。”姜步英说。

  在托老所的餐厅兼活动室里,二三十位老人或坐在一起打牌,或看报纸看电视,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牌桌周围人气最旺,桌上散放着一些硬币。“小来来”的游戏,让老人们从中找到了点小刺激,所以玩得很起劲,围观者也很专注。

  记者现场可以感受到,这里老人的心态,明显好过敬老院甚至养老公寓里的老人。见记者采访,他们还很友善地微笑搭讪。尽管语言不通,但能感受到他们过得安逸,活得满足。

  题外话:托老所能否“转正”

  并非商人,本是农民。姜步英和爱人季文进对这些老人特别有感情,挣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维持运转。“我和丈夫每月也就1800元工资,打零工也比这个多,还少操心。”但看到墙上挂着的19面锦旗,姜步英心里总是暖暖的,那是她和丈夫的“收益”,再多的钱也买不来。

  谈起刚刚离世的季元英,季文进忍不住落泪。非亲非故的季元英住托老所快两年了,一直认季文进为干儿子。“她总是叫我宝贝,我也叫她姥娘,只为她心里有个依靠。”季文进说,老人一直心衰,在托老所靠救心丸抢救了4次,最后一次,实在抢救不过来了,才让她的大孙子接回家,不到10天就去世了。

  开张两年以来,已有10多名老人相继离世,不断耗费着夫妻俩的心血和感情,他们看上去明显比实际年龄大得多。但让姜步英和丈夫更难过的,是至今无法申请执照,连个合法的身份也没有。“没有执照,心里就没底,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不知道儿女将来能不能接手。”姜步英对此非常纠结。

  正因为没有合法身份,托老所紧缺桌椅、活动器械等,却无法接受社会的捐赠。“如东合并了不少学校,很多学校的桌椅即使堆在仓库里烂掉,也不能捐赠给我们,因为无法履行捐赠手续,送给我们,就是资产的流失。”

  记者发现,姜步英托老所里的桌椅,全是“杂牌军”,都是各农户家里废弃的八仙桌、条凳,而搭建的简易房也根本无法通过消防审核。另有3名精神病老人,只能被铁锁锁在屋里,让他们“活着”是夫妻俩的心愿。不过,记者暗暗担心,一旦发生意外,真不知夫妻俩如何承担这个责任。

  敬老院太压抑,老年公寓有点贵,介于两者之间的托老所,似乎更适合农村老人。不知相关部门能不能给它一个合法的身份?同时对其加强管理,使其规范化运作,为老人们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的家?(记者 朱旭东)

编辑:牟宗娜

01 02 03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自杀 缺乏亲情 养老院 托老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