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上海虹口着力实施三个“人物工程”

包括民主党派“123”人物工程,新社会阶层“135”工程,无党派“111”工程

2015年03月26日 14:36 | 作者:晓 朱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上海虹口着力实施三个“人物工程”

  包括民主党派“123”人物工程,新社会阶层“135”工程,无党派“111”工程

 

  本报上海讯 日前,记者了解到,中共上海虹口区委统战部今年将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在文明城区创建、加强政治协商、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方面再接再厉,以求取得新突破、新成果。特别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中共区委领导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势必成为中共区委统战工作今年“发力”的重点。

 

  自2011年以来,中共区委统战部确立了在5年内着力实施三个“人物工程”的战略,即:民主党派“123”人物工程,新培育10名市级层面有影响、20名区级层面有影响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和30名有发展潜力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后备人选;新社会阶层“135”工程,形成100名非公经济企业家、30名金融财富管理职业经理人、50名中介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布局;无党派“111”工程,形成10名突出代表人士、100名后备队伍,100名经常联系对象的梯队,这三项工程将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南针”。

 

  据介绍,去年,中共区委统战部开展了优秀党外人才与党外代表人士专项调研,通过发动37个部门和街道对所辖领域、单位展开摸排,将1107名优秀党外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这份“大名单”进行分析发现,本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呈现出新的良好变化。一是结构趋于年轻化,千余名党外人才平均年龄为45.5岁。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各类党外人才占70%,40岁以下、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各类党外人才占50%。二是党外代表人才的分布领域不断扩大。过去,党外人才相对集中于公有制单位,而近年来则逐渐呈现向多种经济群体拓展;从过去相对集中的非生产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生产、社会管理和高技术产业领域延伸。本区大量年轻知识分子集中在民办科技、民办或私立学校及三大事务所中。

 

  据中共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党外优秀人才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政治参与意识强,分析判断能力较强,对政治、法律、自然科学等有独到见解,对参与社会管理、参政议政有较高热情,愿意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统战工作对象趋于年轻化和具备行业的“发散性”,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无疑是一阵“东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统战工作依然有诸多难关要克。据了解,虹口区就存在区属和区域人才流通不对接等问题。目前,区属专业人才中的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不多,能立刻堪大用的党外人才数量有限。此外,体制内外党外人才流动不通畅。党外年轻后备人才呈现出向体制外集中的趋势。近年来,该区加入民主党派的新成员中,体制外一直占比较高,2012至2014年,体制外新成员占比分别为44.9%、48.7%、50.9%。此类人才学历层次高,价值取向多元,但其流动性较大,传统统战工作组织难以覆盖到。

 

  因此,针对差距和短板,中共区委统战部将“多管齐下”,力争使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有所突破。今年,中共区委统战部将把更多党外优秀人才纳入联系范围。本区“大名单”有484名是群众,其中80%在体制外工作,是党外人才培养“真空地带”,更是今年“补课”的重点内容,加强这部分人才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各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后备人选。

 

  同时,设计符合其成长规律的培养锻炼路径。中共区委统战部将加强与党外人才所在单位党组织、所属行业中共党组织定期联系工作,及时通过座谈会、个别约谈等“面对面”交流形式,了解党外人才成长需求,共同探讨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长期跟踪。指导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工商联、有关统战团体对所属优秀人才制定专门培养计划,选送他们参加学习培训,并设置各级助理、干事岗位,搭建实践平台,培养他们成为党派组织的中坚力量。此外,完善各级各类党外优秀人才的储备制度等工作也将同步进行。(晓 朱)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 “人物工程” 民主党派 无党派 中共区委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