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三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三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5年05月21日 15:5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

湿地保护应实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天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被污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主要问题有:一是滩涂围垦与湿地保护矛盾突出,存在过度围垦趋势。二是随意侵占、填埋湿地及破坏湿地生态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水质污染严重,湿地功能退化。四是过度渔猎、栖息地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五是外来生物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六是森林植被质量不高,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针对湿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建议:

一、 加快国家层面的湿地立法工作。湿地保护应实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目前部分省、市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制定的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无论从法律效力还是在管理成效上都不及国家层面的立法。

二、 加快出台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以经济措施为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市场等手段,协调湿地生态系统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长江流域在实施财政反哺湿地生态保护政策上可先行一步。

三、 列入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充分发挥政府考核的导向作用,以保障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分析制定湿地保护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评价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原主席陶武先:

长江上游地区亟须建立湿地保护运行机制

四川拥有沼泽、湖泊、河流、库塘等多类型湿地。据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四川湿地总体呈退化趋势,净水、储水等生态功能较弱。原因是:法律法规不适应,政策措施不适应,运行机制不适应。为此,建议:

一、 健全法律法规。建议国家层面加快湿地保护的专门立法,以法律条文明确湿地的基本界定,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重点举措,明确湿地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湿地保护区土地权属等基本问题,明确破坏湿地行为的惩处边界和执行标准。

二、 加大政策支持。建议在用好国家和地方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一是重视源头湿地保护,实现与三江源地区政策一体化。二是单独划定湿地的土地类型。从生态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上进行空间区分,对主要体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湿地严格管护,长期补偿。

三、 健全运行机制。长江上游地区是禁止或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良性运行机制更为重要。为此,一要完善湿地保护考核机制。地方应用好现有国家专项资金,制定细化配套措施。二要健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机制。确保“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三是引入市场补偿机制。允许政府或企业通过市场购买湿地生态效益产品。同时,应防止耗费巨资、力图短平快而过度采取工程措施,造出外观相似而无生态功能、不能维持自身健康循环的“湿地”。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

建立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法规 健全行政管理机构

全国政协委托在皖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就巢湖湿地情况作了深度调研。现就湿地和巢湖湿地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一、 建立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国家湿地保护法,逐步建立完善湿地保护制度、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湿地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将湿地纳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进行确权登记,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全国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和长江流域湿地保护规划。

二、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机构,严格落实湿地保护责任。推进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落实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强化县、乡两级基层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

三、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保护专项基金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对湿地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 强化湿地保护科技支撑。注重对湿地保护模式、湿地修复关键技术、合理利用湿地模式等重要问题和湿地保护管理理论的科学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现有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

五、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世界湿地日”列入主题宣传活动内容。

六、 加大对安徽省和巢湖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建议将巢湖湿地纳入长江流域湿地保护规划中,加快巢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巢湖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巢湖、升金湖、太平湖、华阳河湖群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相关链接

我国及长江经济带湿地资源情况

我国共有湿地5360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湿地率5.58%,其中自然湿地4667万公顷。全国有国际重要湿地4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577个,湿地公园980个,湿地保护率达43.51%。国家实行林业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分工协作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密集分布区,湿地面积1154万公顷,超过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其中自然湿地850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17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7个。

湿地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命脉,维系着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我国40%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在长江流域,是4亿人的饮用水来源。流域内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总产量约占全国60%。长江流域分布着白暨豚、丹顶鹤、白鹤、莼菜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湿地 保护 生态 地保 长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