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周文彰:诗,是乡愁的载体

2016年03月10日 14:59 | 作者:周文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我的家乡是江苏的宝应县,这个县的小官庄镇双闸村一个叫蝗蝻庙的小村庄,就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生活了20年。自从离开家乡进城读书工作以来,我年年回乡,即使父母先后离去,也是如此。近几年学习写作格律诗以后,家乡便时常成了我诗作的题材。


周文彰

周文彰


家乡记忆


宝应,秦时建县,曾名安宜,距今2200多年。公元762年,比丘尼真如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赐安宜县名为“宝应”,沿用至今。家乡河湖密布,儿时一首歌词记忆犹新:“宝应是个好地方,东有湖来西有荡。”家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听着淮剧长大,至今仍认为淮调是世上最好听的曲子。家乡书法源远流长,队伍强大,早已是扬州市的“书法之乡”,现正在申报“中国书法之乡”。据此我写了七律《老家宝应》:


真如献宝得皇恩,年号为名县贵尊。

东荡莲荷香沁腑,西湖闸蟹味勾魂。

沟渠密布连江海,公路纵横达镇村。

一曲淮腔情已醉,谁知翰墨撼轩辕。


一提到故乡,夏夜的记忆尤为深刻。那时没有电,更没有电风扇,晚上屋内闷热难以入睡,于是家家户户在屋外乘凉,可是蚊虫成群叮咬又成了睡眠的最大威胁。家乡乘凉的夜晚留给我《忆秦娥·故乡夏夜》的深刻记忆:


蛙声亮,荷塘月色从天降。

从天降,欢鱼戏水,涟漪微漾。

流萤忽闪飞蛾撞,蚊虫结伙轮番上。

轮番上,妈摇蒲扇,儿梦轻唱。


家乡难忘的另一件事就是过年。孩提时代,怎么筹办年货,怎么孝老爱亲,一律不在心上,但却特别盼望过年。为什么呢?我用《儿时过年》回忆了我的过年心愿:


儿时盼过年,压岁有文钱。

抢早燃鞭炮,通宵不想眠。


回乡感受


2013年2月13日,正月初五,我回家乡看望乡亲。1973年9月我离开村里到扬州读书,这年正好40年。父母均已过世,我也多年不在春节期间回村了。得知我回来,男女老少从家里出来笑脸相迎。回忆起过去在村里一同玩耍、干农活的往事,大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快乐的笑声。返程途中即写下了这首《乡情》:


老少涌村头,乡情扑面流。

对烟聊往事,笑语晃新楼。


回乡最明显的感受,是家乡变了。2013年8月5日,我再次回村,车从望直港镇向南直行,一条小河拦断直行道路,向东一拐,过蝗蝻庙桥,我家也就到了,于是我坐在车里自顾忙自己的。乡间道路不宽,车子快不起来,但埋头忙着的我还是感到,早就应该到河边了,怎么还没有到呢?抬头望望窗外,田头、村庄、道路……一切变得陌生起来,我好生奇怪———到什么地方了?


原来,扬州市政府批准的“康居示范村”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让我家后面的小河上架起了平坦的水泥桥。车子开过头了。对此,我写下了《老家新变》:


路到河边是老家,车行许久却无涯。原来两岸桥连道,错过三村乐掉牙。


旧名叫蝗蝻庙的村庄,是我生活了20年而父母长眠的老家。2015年2月22日,羊年正月初四,我携家人回村祭拜父母,看望乡亲。当年每到暑假,我都沿着水稻田的田埂寻找黄鳝打的小洞,然后用自做的鱼钩钓黄鳝。自己放养的鹅,经常走失又找回来。这次回村询问朝夕相处过的老人,路上写成《又回蝗蝻庙》:


痴情眷恋蝗蝻庙,梦绕魂牵数十年。似箭归心瞻父母,如胶眷意看乡贤。笑谈钓鳝新桥上,畅忆寻鹅老屋前。问起铁肩杨队长,哽咽奶奶指心田。


回到家乡,儿时的同学乡友免不了要聚一聚。聚会时没有了辈分,也没有了职业,甚至也没有了你我,只剩下情谊,个个直呼其名,甚为热闹。《钗头凤·儿时朋友欢聚》记下了这一幕:


初春月,寒风歇,芛尖齐露朝天阙。

儿时友,陈年酒,举杯欢闹,劝词争首。吼、吼、吼!

情真切,心诚悦,话题喷涌时空越。

扳扳手,挥挥肘,中年童趣,舞诗歌扭。逗、逗、逗。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周文彰 诗 乡愁 载体 感情 思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