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6年09月12日 15:3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自然保护区应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还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物种名录更新缓慢,影响濒危物种及时有效保护。国际上已界定的我国受威胁物种数量有792个,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仅有262个与之重叠。建议定期更新《名录》,建立实时更新机制,及时提升急需保护的物种保护级别。

二、 现行的生态补偿政策对生物多样性注重不够。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对森林保护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些工程的成效常常仅从森林覆盖率和木材蓄积量来考量,没有针对生物多样性或濒危物种的具体指标。建议在自然保护区政策制定和考评中,把生物多样性作为重点指标之一,以真正实施保护区的功能。

三、 重视陆地,轻视水体。同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我国的水生态系统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建议加大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研究投入,并采取有效措施监测,保护和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

这些误区的出现,主要是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有悖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初衷。因为小的政策误差往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大的破坏,希望国家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基础研究的支持,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主委,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严控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

交通、电力、水利、矿产、旅游等工程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或改变;二是分割栖息地,呈现碎片化,阻碍保护对象的迁徙和基因交流;三是形成地质灾害或洪涝灾害等风险,威胁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使周边的栖息地质量恶化。为此,建议:

一、 严守法律,厉行规范。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环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并作为监管的制度依据。必须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切实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编制者、工程建设者和拥有者的责任追究力度,建立项目安全评价、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终身追究制度。

二、 科学规划,谨慎决策。工程选址、选线要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生态敏感区,工程建设对生态空间的占用要尽量缩小,工程施工方式要清洁环保。对生态空间需要永久性占用的,要尽可能减小占用面积,因作业需要造成临时性损毁的,要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健康复育。与工程相关的决策要足够谨慎,遵守科学性、程序性和民主决策的原则。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严把规划关和决策关,加强对工程规划和决策的监管力度。

三、 分类指导,严控过程。国家应依据自然保护区所涵盖的生态类型和空间特性建立工程监管的分类指导标准和体系,要吸纳专家参与,对施工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四、 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杜绝事权部门以属物管理的边界和权限等为借口而出现各自为政和相互推诿,凡因协同不力和相互推诿等渎职行为造成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应追究相关事权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审计厅副厅长马玉红:加强资源环境审计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求重点审计领导干部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珍稀动植物等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建议:

一、 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地方法规中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内容。建议立法机构将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纳入审计法范畴,同时建议各省、自治区将自然保护区审计监管列入地方性法规中,为保护区管理和建设提供审计法治保障,形成一个综合、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

二、 建立自然保护区大数据应用平台,高效开展生态环境审计。建立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借助多维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数据综合、比对分析,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审计效率和质量,为保护区管理维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及合理化建议,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三、 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通过对自然保护区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的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围绕保护区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着力揭示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违纪重大问题,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对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等问题严肃处理,且追究相关人员具体责任。

四、 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发挥审计警示促进作用。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将生态环境审计及整改结果纳入自然保护区年度目标考核,依法加大对生态环境审计情况的公告和宣传力度,发挥警示监管作用。提升生态环境审计震慑力和公信力,切实推动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保护 生态 保护区 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