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6年09月12日 15:3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四光纪念馆馆长龙长兴:加强国家地质遗迹调查和保护

近年来,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土资源部最新地质遗迹调查登记各级地质遗迹7000多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自然保护区申报程序,不利于地质遗迹的发现和及时保护。二是没有规范的评价机制。三是地质遗迹保护不力。全国多数地质遗迹保护区所处位置偏僻、管理经费不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能力不足,一些宝贵的地质遗迹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我国处于三大板块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珍贵地质遗迹丰富多样。作为文明大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们保护好,利用好。对此,建议:

一、 加强国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将地质遗迹调查纳入国家地质调查工作计划,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二、 制定地质遗迹评价规范和标准。成立由地质学家组成的国家地质遗迹评价委员会,制定统一的调查评价标准,认定地质遗迹等级,审议地质遗迹保护区保护方案。经主管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实施保护。

三、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与教学,科普的结合。把高等地质院校的某些实习基地列为地质遗迹保护区,比如北京周口店,东北兴城等。这些区域都是地质现象丰富、多样、典型、集中连片的区域,是优选的地质教学实习和开展科普的好场所,是我国广大地质学家的启蒙地,值得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保障生物安全

生态廊道是保障自然保护区物种流通,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通过构建生态廊道提高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更加受到关注。在我国,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垦殖、森林采伐及项目建设,导致自然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廊道被阻断、生态连通性降低,自然保护区在空间上彼此隔离且孤岛化现象日益明显,进而导致物种迁移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生物数量总体减少;二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生物通道被阻隔。

构建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或迁移的生态廊道刻不容缓。为此,建议:

一、 构建国家生态廊道,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区孤岛化问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中,已经将生态廊道建设列入计划,应尽快启动,并进行顶层规划设计。

二、 选择一些濒危性高的物种尽快开展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的试点。

三、 利用边境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良好的交界区域,建设大型跨境生态廊道,加强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跨境生态安全。率先开展云南、东北边境一带跨境保护区生态廊道建设,如中、老、缅、越亚洲象生态廊道,中、巴泰米尔高原生态廊道,中、俄、朝长白山、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区域东北虎与远东豹保护生态廊道,中、俄、蒙呼伦湖有蹄类动物廊道等。

四、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是除栖息地丧失以外加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另一重要原因。温度每增加1℃,就会使陆地物种的忍受极限向极地转移125公里,或在山地垂直高度上升150米。应加大我国物种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建立可适应气候变化的生物迁徙廊道。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生态移民要稳得住、有事干

通过走访考察了三江源地区3个生态移民安置点,主要发现以下问题:一是搬下来后没事干,又回去干老本行;二是项目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生态移民建设资金只占1/3;三是移民担心草场承包经营权会因户口迁移而变化,不愿意迁户口,影响了居住地社区建设和享受公共服务。

生态移民关键还在搬迁出来后要稳得住、有事干,不然又都回去放牧了,失去了搬迁的意义。对此,建议:

一、 生态移民要注重整体规划、精准移民。以应迁尽迁、稳妥安置为原则。移民搬出地和迁入地要衔接好相关政策和安排。结合移民自身条件、就业意向、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

二、 建立移民社区“牧委会—社区双重管理”机制。对生产资料分配项目,如草原补奖资金,可由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和牧委会管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纳入迁入地管理,建立社区管委会,隶属社区所在地政府管辖。条件成熟后,移民社区事务逐步纳入属地化管理。

三、 加大移民社区建设和后续产业扶持力度,巩固生态移民成果。加大生态移民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吸纳移民人口向城镇集中。建立后续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生态管护公益岗位重点向生态移民群体倾斜。建立对口援教制度,在自愿基础上,将初中以上学生转入对口地区就学,放宽条件进入更高等级学校。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保护 生态 保护区 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