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建闫晓慧: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养老服务网络

2016年10月14日 09:33 |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分享到: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定社会中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一种人口结构状况,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定量标准是,如果一个社会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社会口比重超过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那么该社会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众多的高龄老年人已形成一个特殊消费群体,老人们不仅需要提供大规模的商品保障,也需要大量的生活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对商品和服务需求为目标的老龄产业正在兴起、发展,养老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朝阳产业。

一、 怎样的养老产业模式能满足大多数老龄人口的需求

养老产业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很多民间资本投入,但大多数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在启动时炒得火热,之后就再无声息,可以说养老产业的商业化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方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但即使在发达国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也非常低。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到来的,而中国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备、经济实力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加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庞大的老年群体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使养老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要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养老产业不能脱离中国老龄人口的现状。中国老年学会前会长张文范曾对我国高龄老人的特征描述为“七多七少:女性多,男性少;文盲半文盲多,受教育年限少;丧偶多,身边子女少;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获得社会保障少;日常照料依靠子女多,社会提供帮助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生活少;带病多,完全自理少”,与该特征相应的,我国养老产业有着福利性、微利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这一特殊产业在其发展初期所呈现出的特征,一方面因为老年人口收入低,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能力购买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国家对养老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扶持的同时对企业也提出了福利性的要求,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养老机构必须兼顾福利性,进行微利运作。

编辑:韩静

01 02 03

关键词:民建 信息化 养老服务 网络 养老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