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努力推进养老服务”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6年10月17日 14:4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以统一分级标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规范发展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应对人们由于衰老而产生的失能风险、分担因失能而产生的护理费用负担。目前,我国在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失能水平鉴定标准和鉴定工具;二是机构养老护理服务分级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不统一,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空白;三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护理分级标准不同;四是失能等级、护理分级尚没有与保险机制有效衔接、不能挂钩联动。对此,建议:

一、 尽快制订全国统一的、与不同失能水平相对应的护理服务分级标准。建议统一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划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的失能等级,并分别按照重度、中度和轻度失能程度所对应的护理服务时长,结合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制订服务标准。

二、 建立统一的老年失能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包括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和评估标准。借鉴国际经验,评估机构应由社会组织或者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由政府相关部门签约合作,以保证失能评估的公正、公平与客观。

三、 建立失能等级、护理分级与保险机制有效衔接、挂钩联动的机制。比如,经过专业评估达到轻度、中度、重度失能的65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分别享受500元/月、1000元/月、1500元/月的护理服务,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承担。

四、 政府对护理服务机构、护工提供适度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应由如今“补砖头”、“补机构”、“补床位”转向“补人头”、补护工、补护理服务机构,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的护理人员或服务机构进行补贴,缓解目前的养老床位高空置率与床位需求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采取实物支付,向居家护理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会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发行“社会影响力债券”破解养老服务资金难题

养老服务目前主要是财政性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迫切需要引入更多资金来源。

西方发达国家常用的一种叫做“社会影响力债券”的融资方式,就是利用社会资金,去解决政府资金短缺而导致的养老服务不足或不佳的问题,这种融资方式和一般债券的意义不一样。运用这个工具,可以较好解决现有养老服务问题:一是新工具以成果为导向,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项目效果,不成功不付费,可以避免传统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寻租的可能性。二是运用新工具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保障养老服务投资。三是有别于民间资本运用的缺乏持续性,新工具自带“造血”功能。四是新工具可实现资金投入前置,有助于社会组织摆脱资金困扰,专注服务项目。

建议我国借鉴金融领域这种高级的“PPP模式”,创新开发“社会影响力债券”,先由政府或慈善公益机构委托中介机构发行社会影响力债券,向商界及个人投资者筹资;再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其他社会企业签订服务合同,资金交由他们实施养老服务;如果最后项目达到设定的成效指标,投资者取回本金,并获得不同程度的预定投资回报,反之则不付费。

建议先在深圳进行养老服务社会影响力债券的小范围试点,推动官产学深度合作。可借鉴美国由政府出资设立“社会创新基金”和英国创立“大社会资本”的经验,由中央政府出资或由各商业银行参与的方式,设立支持社会影响力债券试点的专项种子资金,为地方试点项目的方案设计和项目执行提供资金配套。同时完善养老服务投资配套政策,简化养老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手续,制定针对公益性养老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私营投资者参与到社会影响力债券等社会投资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局长白鹤祥:加快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

最近中央出台了有关“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培训疗养机构转向健康养老服务业。为落实好有关政策规定,建议:

一、 在国务院层面成立转型养老机构的专门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转型中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和部门协调。

二、 尽快摸清底数,建立适宜转型为养老机构的区域性培训中心的目录,掌握类别、性质、隶属关系、产权属性、经营情况、人员状况、资产负债等等。

三、 在以市场化方式转型为此类养老机构的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开招投标,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或租售,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

四、 尽快就转型中涉及的土地、税收、医养结合和水电气等支持措施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妥善处理好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机构性质变更、职工利益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关键问题。

五、 强化资金保障和金融政策支持。转型所需资金可通过专项信贷支持、政府采购和补助贴息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参与转型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养老 服务 机构 护理 政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