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台湾博士和他的“实体编程小车”

2017年04月24日 14:21 | 作者:宓盈婷 李慧颖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res07_attpic_brief

张安昇正在讲解编程小车。


“大陆的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来这边创业机会更多,空间也更大。”张安昇说。

今年35岁的张安昇来自台湾新北市,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迷”。张安昇高中就读于台北某知名中学资优班,那里汇聚着台湾最聪明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每天下课后多去补习功课,张安昇却将大把的时间泡在文史哲的阅读里,他的理由简约又简单:“没有必要在95分与99分中间再浪费时间。”

读到大学更任性,台湾大学本科四年,张安昇用两年修完四年的课程,然后用两年玩“电玩”,同时主修计算机专业。从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前往纽约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学位。2012年博士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台湾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强大的大脑加哲学层面的追求再配上独特的性格,张安昇脑子中蹦出的点子,往往新颖奇特甚至有种曲高和寡的意味。

然而,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快令张安昇产生了困顿。“前面二三十年时间基本都在课堂中度过,到了这个年纪,我想跳出条条框框,挑战一下自己。”张安昇说。于是,他决定辞职,只身“闯荡”大陆。

2015年4月,张安昇辗转来到厦门。开发一个散步APP,模仿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用非文字的表现形式呈现建筑、风景、文化等事物之间的关联;设计一款游戏推荐软件,打破语言障碍将世界各地的手游精准推送给用户……可是,这些想法在创业实践中都失败了,张安昇的回答只有“想法幼稚以及与人沟通不畅吧”。

“我的两位合伙人都来自福州,大家本来想干出一番成绩,但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足、成本投入太多,这些项目最终夭折了,团队也随之解散。”

目前他的团队正在创业的第三个项目是一款应用于数学与编程教学的“智能小车”。“小车类似于一个益智教具,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利用一个有趣的玩具让小孩掌握数学的逻辑过程,使其变得有趣。”张安昇说。

凭着一股韧劲和对梦想的执着,张安昇调整心态,重新出发。这一次,他决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进军儿童编程教育这一“蓝海”。于是,“实体编程小车”应运而生。

张安昇说,这款产品类似于教具,主要包括一辆模型小车、控制板和不同颜色的积木,操作者只要把代表不同含义的积木插进控制板的凹槽中,就可以给小车下指令行驶。左转、右转、前进、后退……不同的指令行进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数学及编程知识,“通过用小车和画笔记录轨迹,可以帮助孩子们练习简单的几何图形。”

“‘编程小车’主要针对小学生设计,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复杂的编程概念,寓教于乐地学习编程基本知识。”张安昇说。

2016年3月,第一代“编程小车”初具雏形。样机出来后,张安昇拿到了首笔1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加上从家里凑的1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面对当前的创业项目,张安昇相信,编程教育是一个未知领域,未来是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编程教育必然向下延伸。而且,将编程与数学结合起来,使编程小车融合超过40%的小学数学知识,童趣与益智完美结合。

“这只是我的初步设想”,张安昇有更长远的设想:“编程小车”的3.0版将成为“故事小车”,小车上有射频读卡器、地图上有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当孩子们控制小车在地图上行进,不同的地点还可以产生不同的互动性故事。

为了更好地孵化项目,张安昇将办公地点设在了厦门软件园内。“主要看中的是软件园的人才优势,有助于团队的组建。”张安昇说,公司聘请的一位兼职网络工程师,平时就在同一栋楼内的另一家公司上班。

目前,“编程小车”仍处于性能优化阶段。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张安昇已经开始尝试与学校展开合作。去年9月,他将“编程小车”带进了厦门一所小学的课堂,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将编程与数学结合只是我现阶段的初步尝试,今后还会不断赋予‘编程小车’更多的功能和故事。”张安昇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台湾 博士 创新 创业 编程 小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