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女摊主菜市场卖菜10年 在北京买房泰国买农场

2017年07月10日 15:06 | 来源:都市快报
分享到: 

张小华用了20年的时间在寻找一个人。

一九九七年的秋天,张小华在厦门大学里的一个机构学习美术,遇到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人,那个人叫严忠祥,她视之为兄长,已经大四,临近毕业。他们一起跑步、打球、吃饭,兄长告诉她,外面世界很大,走出山村就不要再回去了。



那年年底,张小华离开了厦门大学,回到了山村,两人就此分别,之后她颠沛流离,最后去北京做了一个北漂,也与兄长失去了联系。

那些年,她全家挤在北京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出租房,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蚁族,入不敷出。她怀孕8个月的时候还在大雨瓢泼的清晨拉着600斤的白糖给客户送货,骑着三轮车从城东蹬到了城西,也不知道雨水还是泪水逐渐模糊了她的视野。

无人依靠,日复一日,生活绝望的似乎永远没有出路。但她没有放弃,兄长的话始终在她耳边响起,即便再辛苦,也要勤奋的活下去。

改变从张小华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买了一个摊位开始。

2003年春节,她买下的三源里菜场的摊位简陋不堪,和普通的菜市场无异,道路两边是卖水果的,中间卖菜,没有规划,经常乱糟糟的一片。摊位也不是开放式的,客人进店选购食材,有时就像钻狗洞一样钻进钻出。

张小华卖花椒、大料、酱油、醋这些传统中式调料,食材本身并无特色,所以生意惨淡,不过雪上加霜的是,两个月后,非典来了。

菜市场关门了,她回到了老家,不过并不甘心,她想在北京扎根,就这样在非典过去了后,她立即买了火车票回到了北京,重新开张。

起初,张小华的生意并不好,她的福建普通话南方口音很重,顾客听不大明白,一天100元流水都达不到,有时还会碰到假钱,那样基本一天就白干了,于是她学会了看百元大钞上,毛主席衣领上有没有褶子来判断钞票真假,后来她买了一台验钞机,不过验钞机有时还不如人工自己识别更靠谱。

生意虽然并无太大起色,但她始终以笑脸迎人,喜欢向顾客介绍自己琢磨出来的广式煲汤法,并配有图文印刷品,足有十几种。顾客一感兴趣就成了朋友,顺带就把调味品买了。

刚搬进三源里那阵,张小华每天摆摊到很晚,收完摊,还要给饭店送一趟货。“我姐、我妈打电话问,你回家了吗?我说我回家了,我已经吃完饭了,其实还在路上,骑着个三轮车送货,根本没回去。”

岁月如梭,三源里菜市场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2004年,三源里菜市场迎来改造,更换了地面瓷砖;2008年奥运会前又全部换成大理石,并完善了下水道;2013年,三源里菜市场进行了封闭改造,更换了昔日的小门头,彩钢顶棚换成岩棉板;还在菜市场正门西侧开辟了一块微型停车场,专门停放商户小推车,结束了原来扰民占道的历史。

门面不断升级改造的结果,就是附近过来买菜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客流的1/2。2008年,泰国前总理沙玛访华,非常意外地提出要去三源里菜市场“故地重游”。原来,他在北京工作时就在三源里菜市场买菜,最喜欢吃那里的烙饼。

菜场的变迁也给张小华带来了机会。一次,一位泰国的顾客送给她一份当地的食材,说是一种泰国人最爱喝的汤,叫冬阴功汤。她回家后拿这些食材做了汤,喝汤的一刹那,她陶醉了,为什么不放醋会有酸味?不放味精会有鲜味?不放糖会有甜味?因为它们全部是用食材做出的调味,酸味来自柠檬,提鲜的是鱼精,糖是椰树糖,香是柠檬叶的香、茅草的香,全部是植物做出来的美味,不是兑勾出来的。

客家人爱吃是全国闻名的。张小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吃的都是原生态的东西,没有任何勾兑的调料。那碗冬阴功汤好像唤醒了她的味觉记忆,看着摊位上的酱油醋,她觉得这不是她喜欢的,一个真正热爱美食的人不应该把它仅仅当成一个生意,而是分享,她卖的东西一定是她自己真正爱吃、认可的食物。

她决定放弃原先的调味料,开始经营东南亚新鲜的食材。

怎样才能在北京也能喝到这样的冬阴功汤?她开始找食材,最初,她用一些国产食材来替代,但怎么煮味道都不太对。因为泰国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夏天,长出来的东西比较甜、比较香,而国内是季节性的,食材的酸度和香度都达不到,发现这个问题后,她决定去趟泰国寻找食材。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女摊主菜市场卖菜10年 摊主菜市场卖菜10年 卖菜10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