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全形拓,一种古朴而庄严的“黑科技”

2017年07月19日 17:31 | 作者:张亚萌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至民国时期,全形拓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以摄影为基础的石印、珂罗版等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全形拓这种费时费工的纯手工技艺,急剧走向衰落,逐渐成为了稀罕而珍贵的艺术品种,近50余年来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颂壶(西周)

具有纸笔书写所没有的趣味

周希丁的弟子傅大卣继承了他全形拓的技艺,而贾文忠正是师从于傅大卣的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金石书画的贾文忠十几岁即随父习业,深得铜器修复要领,又拜康殷、傅大卣等为师,学习金石篆刻、书画、鉴定。他先后在北京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修复、鉴定、研究等工作近40年,修复过数千件青铜器,鉴定青铜器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国宝重器,这使他有机会创作全形拓,并在全形拓基础上潜心研究颖拓技艺。据他介绍,当代青铜器全形拓的拓法是在拓器物前,选择最能代表该器物特征的最佳角度,用铅笔在准备好的棉连纸上画出一个“⊥”形图,以表示器物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再在“⊥”形图上标出器物的高度、宽度为基础,画出被传拓器物原大的线描图,随后把标有器物各部位位置的棉连纸分先后覆在被拓器物上,用蘸有白芨水的毛笔刷湿,上纸,用棕刷刷实,用墨拓黑后揭下,这样多次拓完器物的各个部位,完成全形拓。他采用了古人传统全形拓方法,所拓器物全形准确与实物不二,透视合理,纹饰清晰、丝丝入扣、铭文规范、笔画有序、效果逼真、赏心悦目,作品更邀请多位艺术家为之补绘或题跋,既充分展现了传统技艺之美,又有当代文化的介入,文质兼备。

“立体的青铜器全形拓是一门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是中国拓片技艺发展的顶峰。翻看青铜器全形拓,品读文人题跋,真实的影像效果再一次将人们带入了金石的辉煌世界,不但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拓片本身带有的斑驳痕点,更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具有纸笔书写所没有的趣味。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说。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王秀忠认为,全形拓不同于书法绘画,它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兼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它以全新的立体的观赏视觉,迅速被文化界和收藏界所接受。

“全形拓是照相术传入中国以前唯一可以观赏器物全形的墨拓技艺。 ”孙旭光说,全形拓在墨拓技艺中要求最高,青铜器物立体全形拓是各类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它要求拓工具有丰富的平面传拓经验,因此历来善拓者不多。

“目前,周氏一派传承全形拓者,全国不足10人。 ”作为全形拓传承人,贾文忠突破了传统手艺“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率先在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考古专业开设全形拓方向,“目前,我已经带了两名全形拓方向的研究生” ,他认为,科班培养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不仅能在技艺上纯熟,更能达到理论上的精通。 “全形拓从文物中来,它如今也成为了文物。现在拍卖市场上,有名家题跋的拓片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全形拓的传承也正当其时。 ”恭王府文物保护部主任王东辉说。而贾文忠在谈到全形拓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困境时表示,其实现在全形拓作为高雅的传统工艺,也在一部分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过,他们或用电脑制版,或木版、石板,总不能将全形拓的美表现得原汁原味。 ” ——全形拓中古朴、庄严的“金石味儿”与“庙堂气息” ,不是现代工艺可以替代的。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全形拓 黑科技 文物留影 青铜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