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能人、企业、产业

保和村谋共富的解题之道

2019年05月28日 09:34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走进田间地头,才能零距离触摸到中国广袤乡村的脉搏,探索到乡村振兴的要领。

保和村地处于衡邵干旱走廊腹地,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稀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发展思路不宽,主动想事谋事能力弱,整体引领示范作用欠缺,同时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产业基础,村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最主要的是部分村民还有等靠要的思想,渴望被动输血,主动造血的意愿不强,等等。这是湖南省政协扶贫工作队来到保和村后,找出的制约保和村发展的问题所在。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的保和村与第一书记开展为期10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近距离观察深度贫困村———保和,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是如何破题、解题的?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如何做、如何走?

我们一起来感受来自一线农村的脉搏。

把能人请回来

老艾、老艾,每天都能听见第一书记罗小军念叨这个名字,那么,老艾是何许人也?

用罗小军的话说,老艾是个有钱人,是个能人。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心怀家乡。为了带领保和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老艾放弃了在邵阳市的优越生活,带着老婆回到了保和村。

老艾本名艾康跃,7个月大的时候因小儿麻痹落下左腿残疾,但残疾并没有制约住老艾的经商之路。

老艾回忆到,没离开村里之前曾做过5年煤站生意,因乡里村里逐渐淘汰了煤球烧火,他转做木材加工厂,这一做就是7年。谁知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下子把他打回了原形。在那时候,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只身来到邵阳市闯荡,先是开了一家网吧,后来发展到10家。网吧挣钱了,他又琢磨软件开发方面的事情。“现在我还是邵阳市互联网服务协会的会长。”对于自己多年闯荡取得的成绩,老艾颇为自豪。

又是怎样的机缘让老艾放弃了邵阳的事业回乡创业呢?“还不是为了一句玩笑话。”老艾笑着说:“记得当时我的发小刘建国说,老艾,我要回咱们村当支书了,你要不要回来我们一起干,我说行啊,你回我就回,就这样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保和村。”

“我和村支书刘建国从小一起上学,一起离乡创业,刘支书都能放弃一个月一万的收入,回家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为啥不能。”老艾接着说。

“我们邵阳是油茶之乡,通过对保和村土壤、环境、气候等多方面考察,这个地方适合种植油茶树,我想通过种植油茶树带领家乡人脱贫致富。我可以先尝试,给家乡人做榜样。”老艾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两位能人回村,罗小军深感欣慰:“乡村振兴离不开能人。能人回乡,重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全体村民共享发展,他们不仅给保和村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我们扶贫工作队看到了产业振兴的希望。”

如何让返乡能人扎根故土,释放能量,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这是萦绕在罗小军头上的大事。“这几年,我们邵阳县油茶产业发展一路走来,不论在基地、品牌建设上,还是科研开发、精深加工上,抑或在链条延伸、助力脱贫攻坚上,都有长足的发展。老艾的想法也与我们不谋而合,接下来我们争取将油茶种植在我们保和村落地生根,给‘能人’铺好路,让‘能人’走的顺,在他们的带领下,保和村脱贫致富就有了保障。”罗小军信心满满地说。

把产业做起来

保和有“三宝”,保和鸡、保和红薯和保和油。

跟随罗小军我们实地走访了“三宝”产业之一的领头人———杨永生。

杨永生是保和村养殖“太空鸡”的第一人,对于这些“能飞到树上老高”的“太空鸡”,起初杨永生也不知道“胜算”多少,但他希望能通过养殖“太空鸡”打响品牌,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杨永生回想起当时养鸡的决定仍心有余悸。

“如果我不养,我们村就没人敢养,毕竟我在外打了几年工,有点积蓄,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赔了可以再重来,最重要的是我想给其他村民做个榜样。”杨永生说。

保和村为何会想到养“太空鸡”?

罗小军给记者解答了这个疑惑———发展太空生态鸡养殖,是因为保和村环村小山包多,小山包上林木茂盛,适合发展生态鸡养殖。

从太空到鸡再到餐桌,看似遥不可及,它们有何联系?

“‘太空鸡’的由来还真和‘太空’有关系。”罗小军笑着说,太空养生鸡是2002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一个科研项目,是从现存泰和乌鸡种鸡所产种蛋中精心挑选的9枚种蛋,交给航天工作人员搭载到“神舟三号”宇宙飞船,经过七天太空遨游,绕地球飞行108圈以后孵化而来的。

“太空鸡的特殊之余,它的营养价值也相应更高。据湖南省技术监督局检验报告显示,太空鸡、太空鸡蛋的营养价值是土鸡、土鸡蛋的5倍。”罗小军补充道。

“在了解各方面情况后,我们决定养殖太空鸡,并带领部分村民代表到武冈基地考察、试吃。”罗小军说,考察回来后多次在党员组长会议上作动员,鼓励养殖,带动贫困户养殖可获得补贴,同时村集体负责联系销路。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永生响应养殖的号召,建立了第一个生态鸡养殖基地,养殖鸡苗2000羽,带动6户贫困户29人,去年养鸡杨永生自己就挣了3万元。

“经过去年一年的尝试,今年我村参与养鸡的人也多了起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出‘品牌’,借助电商和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打开产品市场。我们不仅要把产业建起来,而且要让产业活下去。”罗小军动情地说:“只有产业做起来了,产品走出去、走得远、走得久,才能真正让村民受益,让贫困户脱贫。”

让大企业走进来

那么,如何让产业走得远、走得久?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揭新民在接到记者询问时,也给保和村支了一招。

揭新民的建议是需要让众多同行和乡亲们想到一起、干到一块,同时联合龙头企业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增强产业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就业,投身家乡建设。

5月24日,保和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

转机源于步步高集团与保和村签约了产业扶贫协议,给保和村的养殖、种植产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步步高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志强看来,一般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最常见的就是结对帮扶,如通过直接捐赠送温暖、修建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等方式,改善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和农村人居环境等物质条件。他认为不应止于此。

陈志强认为,村企合作,第一年做的是公益,第二年是做生意,第三年才做收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换言之,企业不仅可以成为扶贫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更有能力、有实力通过资本、技术、智力等要素投入方式的转变,面向城乡新需求培育农村优势产业,在城乡之间搭起产业新通道,参与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陈志强如是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看来,积极推动企业下乡、资本下乡,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把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城市的资本、技术、渠道,通过市场机制更好地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村产业一点点做起来、一天天兴旺起来,贫困地区才能真正脱贫,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起来。

谈及与未来保和村的合作,陈志强表示,这次我们与保和村就“结亲”了,“村企结亲”不仅可以激活沉睡资源,让农村经济强起来,也是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有力举措;不仅可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造血功能”,而且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让农民不再单打独斗。

对于此次的“村企结亲”保和村后续的发展,罗小军盘算着,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企业的采购订单,同时着力探索在“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上下足“绣花”功夫,建立更加稳固的长效机制,形成多点开花、村企共富的新格局,为助力全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保和村 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