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范国强:泡桐医者

2020年03月31日 09:16 | 作者:靳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范国强: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教育部高校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和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泡桐研究所)主任。曾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心路·心语

与树有缘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村前村后满是庄稼、野花和一排排高大耸立的泡桐,那时我就爱看这些植物,迷恋于大自然的神奇,渴望知晓植物开花结果的奥秘。”范国强说,好奇心的驱使让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河南农学院(现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

白发老者

林木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实验周期也比普通作物的长很多。19年,让一株小树苗成长为浓荫蔽日的栋梁之材,也让泡桐的研究积淀愈深。对于自己多年的坚守,范国强淡然视之,“只是从青涩小伙变成了白发老者。”

言之有物

“深耕专业,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言之有物、掷地有声。”范国强的提案基本都是关于林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国家储备林是我国的重点工程,我在实际考察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呼吁国家能够建立起储备林监督体系,且地方在建设储备林的过程中,尽可能多采用当地乡土树种或培育的新良种。”


暮春三月,正是桐花开得繁盛的时候。

在河南省兰考县,50多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那棵“焦桐”,已亭亭如盖。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仍在诉说着那些人、那些事。

兰考的蝶变,也跟泡桐产业有关。长在黄河故道沙土中的泡桐,木材纹路清晰,声学品质和共振性能好,被发掘制成琴瑟琵琶。世世代代庄稼户放下镰刀,拨起琴弦,一弦一曲间改写着兰考人的命运。

在“琴瑟和鸣”的背后,泡桐却饱受丛枝病的困扰。“这种病会导致泡桐小树枯死、大树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变小。”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范国强致力于泡桐研究,被业界誉为“泡桐医者”。

近年来,全国栽植的泡桐,80%是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随之,已过天命之年的范国强白发明显多了起来。 

钟情于泡桐 

范国强与树有缘。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村前村后满是庄稼、野花和一排排高大耸立的泡桐,那时我就爱看这些植物,迷恋于大自然的神奇,渴望知晓植物开花结果的奥秘。”范国强说,好奇心的驱使让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河南农学院(现为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

带着对植物世界的强烈好奇心,范国强迈进了象牙塔。“通过这门课,我可以让你们知道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范国强说,一位任课老师的这句话影响了他大半生,正是因为这句话,他更加坚定意志,要积极探索植物的奥秘。

工作期间,他又连续读了博士、博士后,从宽泛的林学专业到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再到蛋白质、DNA等微观世界,范国强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入,却从未忘记回报桑梓、研究泡桐的初衷,从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他,毅然选择回到母校——河南农业大学。

“我钟情于泡桐,它很适合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范国强说,他在博士期间接触过国际最前沿的生物技术,期盼着能用所学到的知识为泡桐的良种化发展出一份力。

研究之初,面对“没有平台、没有资金、没有团队”的“三无”困境,范国强从搭建科研平台、建立科研教学机制、招募科学助手等方面亲力亲为,“我经常让妻子帮忙购买试剂、清理仪器,就连孩子也习惯在实验室的座椅板凳上睡觉。”

范国强的工作室只有六七平方米,用了多年的木制书桌、书柜,快要磨破皮的黑色沙发把房间塞得满满当当,办公桌旁和书柜中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外文文献。看到记者在冰箱前驻足,范国强介绍,里面装的是植物样本和试验成品,这些都需要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保存。而在这间显得局促的办公室里,一大丛绿植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地方,绿意盎然的枝条垂到办公桌上。范国强打趣道,“看着它,就忘不了自己的目标。”

“在外人眼里,我像是一位苦行僧。”熟悉范国强的人都知道,为了科研,他常年以实验室为家,并有“三多”之称:科研资料多、方便面多、换洗衣帽多,日常生活就穿梭在实验室、实验田、教室这“三点一线”上。

沉迷科研的同时,范国强也有自己的“铁原则”——“不因科研而耽误教学。”在范国强看来,教书育人才是自己最本职的工作,“我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了解的科研动态穿插在教学中,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范国强的课堂不只在学校,更多是在田间地头。

他的团队成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邓敏捷说:“范老师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办公室的灯晚上10点之前没有熄灭过。他对科研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而且他很包容,总是与我们共享科研成果,肯接受年轻人的意见,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

挑战“泡桐癌症” 

来到泡桐研究所组培室,范国强侃侃而谈:在无菌恒温的环境下,用培养基创制出四倍体泡桐,这种泡桐的染色体数目是普通泡桐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四倍体泡桐的叶片增大、增厚,生长速度增快,已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这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四倍体泡桐品种。

泡桐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和行道树,河南有1亿多株泡桐,是我国种植泡桐最多的省份之一,泡桐宽大的树冠可以提供凉爽的树荫,耐火、防潮,不翘不裂的材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特别受日本、东南亚等进口国的欢迎。但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却深受“泡桐的癌症”——丛枝病的困扰。有关专家学者尝试过用机械除病枝、喷洒农药等多种办法,但可操作性不强,防治效果不佳。

“我是跟丛枝病杠上了,就是要把这种病从泡桐身上赶走。”1993年,范国强向丛枝病发起了挑战。

此后的20多年里,范国强经常吃住在办公室,守护着他不断优化改良的“泡桐婴儿”。最终,范国强与团队成员一起找到了丛枝病的病因,创建了一套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该成果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2010年,范国强团队的《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范国强团队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四倍体泡桐种质的资源库,培育出了优势突出、特性优良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创建了一套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推动了泡桐产业的快速发展,泡桐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确立了我国在泡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2015年,这项名为“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由范国强牵头制定的“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四倍体泡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规程”等林业行业标准,加快了我国泡桐栽培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进程。

从四倍体泡桐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方向的确立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范国强和他的团队努力了19年。

林木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实验周期也比普通作物的长很多。19年,让一株小树苗成长为浓荫蔽日的栋梁之材,也让泡桐的研究积淀愈深。对于自己多年的坚守,范国强淡然视之,“只是从青涩小伙变成了白发老者。”

范国强介绍,“泡桐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目前市场上泡桐能卖到1500元每立方米,而杨树的价格是400元每立方米,所以人们愿意去种植这个品种。”

在多数人眼里,林学专业是枯燥无味的,范国强却情系泡桐,甘之如饴。这些年来,范国强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得国家新品种权5个、省审泡桐优良新品种权8个,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3项、省地方标准7项。 

立足专业建言 

平原林业有多重要?足迹遍布河南农村的范国强感同身受:河南是小麦大省,4个馒头中可能有1个是用河南小麦做的。但现在每到4月,麦田常被肆虐的干热风所扰,小麦产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多年来困扰农民的一块心病。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必须要有责任担当,有义务把人民的心声反映出来,也有义务结合自身业务工作,更好地帮扶当地百姓解决问题。”范国强日思夜想,寻找破局之法。

最后,他将目光聚焦在泡桐与农田的间作上。范国强说,泡桐防风、固沙,可以降低平原的干热风,既能美化乡村环境,还能有效地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此外,桐材还是制作乐器和室内装修的重要材料,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带动当地百姓致富。

范国强了解泡桐的秉性,也清楚它能为乡村振兴战略、为平原林业发展带来益处。泡桐是能“唱歌”的树。范国强告诉记者,现在河南泡桐木用量最大的是兰考县,主要用作乐器加工,每年给兰考带来的产值在100亿元左右,兰考人民的生活也因泡桐而美好如歌。

范国强一方面提交提案,一方面牵头组织申报泡桐产业协会,为延伸泡桐产业链发展、探索间作模式、培育科研人才贡献智慧。

他提交的《关于“推进中原林业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反馈和关注。“他们说,有些建议已经在落实,有些已经进入筹备阶段。能为平原林业建设出力,为当地老百姓的难题支招,我深深感受到身为政协委员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除了为“中原林业”建设发声,范国强还将目光聚焦在了林业科学研究人员身上。

“做林业科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周期太长,比如我是做泡桐研究的,培育一个新品种要十多年。”范国强说,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等特点,大部分林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林业科技工作者往往注重“短、平、快”的一些研究工作,优良林木品种培育等关键问题很少有人问津,严重阻碍了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他提交了《尽快设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科学家岗位”,为林业科研队伍“稳军心”》的提案,建议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快设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科学家岗位,稳定林业科研队伍及其研究方向。

范国强曾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会议主题是“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范国强说,据不完全统计,农业院校毕业生在涉农领域就业的有60%左右,而到“三农”一线工作的仅有20%左右。范国强建议,应大幅度提高“三农”工作队伍薪金待遇,实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做到“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

“深耕专业,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言之有物、掷地有声。”范国强的提案基本都是关于林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国家储备林是我国的重点工程,我在实际考察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呼吁国家能够建立起储备林监督体系,且地方在建设储备林的过程中,尽可能多采用当地乡土树种或培育的新良种。”基于此,《进一步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的提案应运而生。

“人生当如小溪漫流,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是范国强的人生信念,正如泡桐一样,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泡桐 范国强 林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