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近半省级医改办未“搬家”到卫计委

2014年04月13日 12:3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矛盾

  医改进程遭遇体制不顺

  上述矛盾并非个例。在公立医院重组改制、医药分开、医生多点执业等改革态度和进度把握上,国务院医改办和地方医改办之间,中央和地方不同部门之间,都存在想法、做法不尽一致的情况。

  一位设在发改委下的省级医改办主任,曾直接批评另外一些地方推行的医药分开试点,只把药房从公立医院剥离,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但上述问题,在国家层面也没有统一认识。过去几年的媒体报道显示,商务部主张医院药房从医院向社会剥离,但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此持审慎态度,多位原卫生部官员曾表示,“医药分开”不能简单理解成直接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出去,相关改革思路仍待进一步明确。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胡善联指出,中央与地方医改办设置“错位”,对深化医改工作的推进确有影响。但在医改工作中,体制不顺、上下不统一的情况还多有存在。比如与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相关的“城乡医保整合后的管理权归属”问题,在不少地方,城乡医保已整合至人社部门旗下;也有一些地方,医保整体归由卫生部门运行管理。同时,多数省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由卫生部门实施,而早在2011年底,上海市医保办(隶属于上海市人力社保局)开始接手药品招标,探索医保由药费支付方演进为招标主体,直接压低药价的新模式。

  “有时候,地方情况和中央情况不尽一致,改革环境不同,机构设置不一定要上下一致”,胡善联说。但他同时也强调,医改办是医改综合协调部门,若其机构设置迟迟不能明确,肯定会给地方医改推进,造成一定困扰。

  除“错位”凸显的矛盾,即使同在卫生系统内,一些医改政策的推行,亦能听到行业和地方的反对声音。

  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关于“医患互签协议,承诺不收不送红包”的通知引来各方非议。不仅被医学界人士指责为“无用”、“损害医生尊严”,也遭到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不执行”。

  医生多点执业问题上,先有深圳“医生多点自由执业”方案在计划实施前夕被国家卫计委“叫停”;后有广东、北京多家省级卫计委主要负责人在媒体上表态,放开对医生执业的地点限制,支持医生在政策范围内“自由执业”。

  建议

  最佳归属应是深改小组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也指出,发改委、卫计委,都是医改的利益相关方。

  他表示,说医改办设在发改委比设在卫计委更合适,只是相比较而言,发改委比卫计委的协调能力更强,与医改主要对象—公立医院的利益牵扯较少。

  和不少卫生经济学专家的建议一致,行政学专家汪玉凯也认为,医改办的最佳“归属”不是发改委,而是中央和地方相继组建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深改小组”)。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描述,中央深改小组的职能是,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中央深改小组是超脱于医改中任何利益博弈的高层决策咨询机构,具有更强有力的部际协调能力,能对中国医改路径做出更理性、更科学的抉择”,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

  汪玉凯认为,医改办设置中央与地方不统一本身也是改革过程,但医改已进入“深水区”,相关改革部门应尽快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路径上达成“一致”。此时,中央尽快明确国务院医改办的设置,对中央与地方明确医改方向都很关键。

  汪玉凯还进一步提出“归属”方案:中央深改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六个专项小组,而医改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其改革路径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职责,适合放在社会体制专项改革小组下。同时,各省也已相继成立深改小组,其下专项小组的设置更为细致。比如北京深改小组下设14个专项小组,其中社会事业与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有空间容纳医改统筹协调工作。

  成立已有八年的国务院医改办,已经经历从临时性办事机构到常设机构,从国家发改委调整至国家卫计委两次调整,现在,又出现“医改推进不力,中央有意折返”传言。下一步,国务院医改办将何去何从,牵动着中国新医改的方向,也牵动着太多利益相关方的神经。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观点认为,希望医改办的下一次调整,不仅仅是简单的“折返”。

  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实习生 范小洁 于嘉怿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医改办 地方 发改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