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保护“好”血管 降低“坏”胆固醇

专家呼吁预防心血管病应重视胆固醇管理

2014年05月21日 14:49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5月14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4)”在京启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在启动会上表示,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议人们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估计,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坏’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顾东风介绍,“坏”胆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增多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斑块会逐渐长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减少,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还会破裂或脱落,掉下来的小斑块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

  “控制‘坏’胆固醇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的关键因素。胆固醇控制已成为我国降低慢病负担,积极有效进行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支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教授陈伟伟强调。

  研究显示,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mmol/L,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可降低22%;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16%。但是目前,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比美国低了近40%,治疗率也低了20%。此外,我国血脂异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他汀药物的使用率只有1.7%,这也是胆固醇难以达标的一个原因。

  陈伟伟呼吁,一旦发现坏胆固醇偏高,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对于那些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等患者,更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尽早接受正确治疗。

  高风险人群胆固醇控制应更严格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血脂化验报告单上,只有血总胆固醇高于6.2mmol/L才标明为异常。这就使人们存在一个普遍误区———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一样。

  “其实,这个数值所标明的是健康人胆固醇的理想范围。由于胆固醇在不同危险人群中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坏’胆固醇控制目标要因人而异。”顾东风表示,一般用红色(极高危)、橙色(高危)、黄色(中危)和绿色(低危)分别代表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对于低危人群,也就是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小于3个的人群,LDL-C应控制在小于4.14mmol/L;而对于高危人群,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或是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LDL-C应小于2.07mmol/L。危险程度越高,越应该从严控制“坏”胆固醇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胆固醇 降低 血管 心血管病 危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