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政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下)

2015年11月09日 09:4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

  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

  西部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西部经济不发达,“985”和“211”高校少,导致东西部高校在投入上出现累积性差距。二是规模扩张过快,整体水平下降。三是吸引、聚集人才能力弱,自身“造血”功能差。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差距拉大。西部高校很难给出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优惠条件吸引人才,往往靠自身培养师资,培养后也很难留住和聚集。对此,建议:

一、 国家制定政策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认真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不足,做好高等教育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避免行政过度干预;下力气改革拨款机制,全国统筹,保证每所高校的基本办学经费。

二、 控制招生规模。高校办学是有规律的,软实力建设、特别是培养师资需要时间。政府应当正确引导高校分层次办学,适度控制高等教育规模;高校自身要科学规划,追求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

三、 在政策和资金上向西部倾斜。鉴于西部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西部高校承担的历史重任,国家应当给予西部地方高校更多关注、支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人才资金,为西部吸引人才创造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

  近年来,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中有一个倾向,就是师范特色正在丧失,发展面临挑战。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综合化转型带来的特色困惑。有些师范院校在师范化和综合化的转型中左顾右盼,找不着方位。二是协同性不强带来的特色不强。师范学科比较广泛,如果弱化师范的定位,基础教育的协同就得不到加强,就会造成地方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能力不足或丧失。三是市场化冲击带来的特色错位。受市场发展影响,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当中有趋同化现象,传统特色丧失,师范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上的一些优势正在丧失。为此,建议:

一、 建立教育改革互动机制,更好体现出时代的特色。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地方师范院校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

  式。

二、 建立教育发展的衔接机制,体现出区域特色。以大教育的观念贯通整个教育体系,注意教育改革的碎片化,避免在各层次改革中相互推诿、指责。地方师范院校也要主动衔接基础教育,强化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协同配合,接好地气,据实开设特色化的师范专业,为地方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等培育和输送优秀教师,实现教师培养的产销对路。

三、 建立教师需求的预警机制。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特别要考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胎政策对教师需求变化的影响,提前做好地方师范院校的相关调整工作,避免师范院校发展大起大落。要预测好市场对高校造成的影响,希望通过高考专项制度改革等,有效解决地方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不合理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地方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承载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一流高校,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量体裁衣”的政策支持。

一、 地方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发展要突出服务地方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具有传统优势,又有比较优势,扶持一下就会形成特色优势的地方一流学科。建议教育部研究制定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的计划,纳入下一轮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二、 地方高校要坚持结构、效益相统一。在生源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等诸多方面,地方高校的最大困惑是层次结构上的忧虑,即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结构不合理;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地方高校普遍感到社会效益的提升是重点。建议教育部应当按照本、硕、博人才的结构合适比例,对历史长、基础好、有条件的地方高校,给出合适的招生结构比例。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高水平大学 高校人才培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