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魅力

2016年02月17日 09:19 | 作者:宿正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丙,切口小,易深入。过去,政治协商往往给人以一种坐而论道的感觉,原因在于讨论的话题比较宏观,强调的是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这当然也没什么不对,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今天也依然是政协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则(笔者始终认为,在党政皆冲锋一线的情况下,有政协这样一个机构相对保持旁观、冷静的态度和对现实的一段距离,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事实上也是应当落到一个又一个更具体的切入点上的,也的确是可以落到一个又一个更具体的切入点上的。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落实。以小见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十二届全国政协工作的突出亮点之一,就是把特别宏观的战略谋划落在相对微观的具体切入点之上,而双周协商座谈会最能展示这样一种思路上的美。举例说吧,曾经有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主题是废弃水泥窑与垃圾处理问题。笔者当时一听说这个议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也忒小了,怎么会拿到全国政协这样的平台上呢?但事实证明,当无数县城无数村庄面临同样问题时,这便是具有全局意义的议题,而且这一议题远非字面上那样单一。

丁,抓热点。切口小,也不是说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协商,双周协商座谈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围绕民生,紧扣热点。只有国家关注的、社会关切的、百姓关心的问题,才是最应当优先考虑研究的问题。也只有是这样的议题,才能更加引起党政部门的重视、社会各界的瞩目和广大群众的期盼,从而扩大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影响。2015年,全国政协曾就复转军人的就业问题、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等开展过双周协商,今年年初又就《快递条例》的制定进行协商,这些问题都具有焦点、热点、难点的特征,因而备受关注。从实践看,协商效果也非常好,有力促进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只要是开一次会能推动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改善,那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得到彰显。

戊,经常性。所谓经常性,就是每两周召开一次。这种形式,有效解决了过去政协所谓年委员、季常委的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委员的履职积极性。就面向社会而言,经常性、规律性,意味着可以期待,而当它推动解决的问题如此切近民生时,就不仅仅是可以期待,而且是值得期待了。值得期待,就会不断引发关注,不断强化关注,进而使政协的作用更加深入人心,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久而久之,或者可以吸引一批政协的铁杆粉丝亦未可知。而这样一种氛围一旦形成,对政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会随之不断深入。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也会迎来新的一种良好互动。

己,大腕出场。政协组织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政协协商平台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开放的平台、宽松的平台。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不仅邀请委员参加,邀请专家学者参加,邀请党政部门领导参加,而且邀请各界名角参加,这种优势是官方其他部门、其他会议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去年全国政协曾就互联网金融问题开展协商,马云、李彦宏等同台登场,今年刚刚召开的品牌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董明珠等大腕也闪亮登场。大家出席会议,一则因为政协的平台很高、很大、很有影响力,二则也因为只有政协会议才会这样不拘一格地邀请各路神仙参与。政协会议,并不需要大腕来装点,但大腕的出场无疑给政协会议又增色三分。这何尝不是一种魅力呢?

(作者系全国政协办公厅总值班室主任)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全国政协 双周协商座谈会 魅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