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让“互联网+”为分级诊疗“排忧解难”

2016年03月14日 12:10 | 作者:李孟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互联网+”医疗腾飞需消除信息孤岛

问:杨委员还是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的副主委,听说您参加了致公党中央对“互联网+”医疗的专题调研,请问:您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杨金生:“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新名词,有人总认为它不靠谱。但现实中不是这样的,培训医生、做远程会诊、复诊的指导,互联网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但是“互联网+”医疗的前提是要互通、互联,所以,数据要共享,数据不共享实际上是空想,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我2002年在加拿大参观了解到,加拿大的医保部门是管医生不管机构,这个医生给哪个患者看病,把这个患者的账号一输进去,他在哪个医院做过诊断、得了什么病、用了什么药、药吃没吃完,一清二楚。而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很多信息孤岛。我们在调研中就发现,医保部门和医院之间的数据是共享的,可医院之间的数据没有共享。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也没有共享,更不用说体检信息和慢病管理等信息共享了。

国家应该尽快通过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促进健康信息共享。乌镇互联网医院是一个典型,希望能够在人口健康信息、诊疗数据库、医保信息库等健康信息共享方面做一些探索。

朱恒鹏:杨委员说得对。消除信息孤岛,对咱们国家的大数据战略也很关键。很多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完全共享,还需要时间。

问:杨委员说的信息孤岛现象,廖总在互联网医院的运行当中,肯定很有感触。如何破除信息孤岛,让患者享受到满意的服务?

廖杰远:杨委员讲的我体会太深了,如何解决,三个字:通、转、带。先说“通”的问题:我们知道过去医院都是信息孤岛,跟其他医院没什么联系。这5年来,我们联系了1900多家医院,部署了1700多套前置服务器,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医院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医院一些可以共享的、可开放的基础数据或服务,已经和互联网实现了对接。比如在医院诊疗这方面,我们可以了解专家团队里的医生的挂号情况,让老百姓不用到医院去排队。在电子病历共享方面,在做复诊的时候,少部分医院的电子病历已经共享了,包括好几个省的影像共享中心是我们在运营支持。当然,各医院电子病历完全共享,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没关系,我们发现病人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了让专家了解病情,把主述和过去的检查报告都拍了上传,我们叫间接共享,先过渡吧。

再来说“转”。在专家团队中,这个团队助理很重要,他本人具备一定的医疗水平,以保证转诊和分诊的权威。他会根据判断,建议患者先去看哪位医生。绝大部分患者对于团队助理推荐的那个医生是接受的,现在实际接受率超过了87%。

第三个是“带”。全国这么多骨科医生都到陈院长那学习是不现实的,陈院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带100人、1000人。现在我们的专家团队大的已经带了六七百学生了,每到一个地方跟开粉丝会一样,说明这种方式很受欢迎。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互联网+” 分级诊疗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