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扶贫惠农岂容“蝇贪”频现

2016年03月15日 20:11 | 作者:鱼予 |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虽然官不大,却是“全天候、全科型”官吏,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加上他们又是与基层群众最贴近的权力载体,是党风政风好坏优劣的最直接代言人。如果他们贪污腐败,给党和政府带来的不良影响、给国家财产和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失不可小觑。究其扶贫惠农资金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原因,与扶贫惠农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地方政府对利益的自主性作祟,资金管理过于封闭,公众很难知晓和看不到一本明白账有关;但更与“天高皇帝远”,权力运行不透明,政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难以保障有关。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而腐败总是和监督缺位有关。在基层特别是农村,民主监督乏力,专门机构缺位,舆论监督难覆盖,这是蚊蝇不断滋生的制度原因。扶贫惠农资金一分一厘堪称宝贵,如果被“蝇贪”侵吞糟蹋,着实让人心疼。其实无论是扶贫领域反腐力量不够“腿”比较短,还是扶贫项目大部分在村里,而以往扶贫队伍常常只到达县级,再往下就没有人了,亦或是很多事情到村里就只能靠村内部自己运作了,最后反腐很大程度都是靠扶贫干部、基层干部的自律。只要能做到信息公开,加大督察力度,扶贫惠农中出现的“蝇贪”都会减少。

一言以蔽之。扶贫惠农不容“蝇贪”频现,它的出现再次给各级监管者以警醒。而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笔者以为,务必加上一把“安全锁”。既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审计监督做到事前监督,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还要完善拨款、记账以及内部稽核控制制度,提升报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确保扶贫资金能安全、高效地发挥作用;更要加大违规的惩处力度,或许多管齐下,“蝇贪”频现就将不再有。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扶贫惠农 基层干部 苍蝇 蚊子 腐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