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刘梦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问

2016年11月28日 09:26 | 作者:刘梦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学问与修身

古人讲“学问”,学习是其中一个含义,即学习外界得来的知识;“问”即问疑。“学问”就是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了答疑解问。

《论语》中,孔子讲“教”,即传授,作为学生来说,就是“问”,所以就有了很多的“子曰”“对曰”等形式,也有很多“仁”“礼”等概念,这都是在一问一答中产生的,《论语》是最好体现“学和问”关系的著作学说,因而,“学”“问”这两个字,既有学又有问。

马一浮曾经有一副对联:“百国宝书知损益,六家要指贵清虚”。就是说,读书不要只偏重一个方面或者一种类别,要读“百国宝书”,不仅要读中国的经典著作,还要涉猎外国的经典著述。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读书的时候,读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看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的著作,很受益。所以,马一浮说“百国宝书知损益”,不能偏其一翼。那些很有学问的大家,都是学贯中西的,马一浮是研究国学的,他早年读了大量西方的著作;梁启超早年间,也说不要担心国学的发展,西学越发展,国学越会得到发展的机会。

马一浮的下联是“六家要指贵清虚”,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有一部很短的著作叫《论六家要指》,他推崇的是道家思想,清虚即道,这也是他对中国思想的论述,马一浮强调的是,不仅要学习国外的,还要学习不同派系之间的学问。

“修身”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做学问的人固然要修身,不做学问的人也要学习修身。因此,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一直都有修身这一课。

“修身”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中庸》。《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中间有三个概念,即:知、仁、勇,对于个人来讲,就是说,文明开化、学问修养都是“知”的积累;有了“知”,才有深邃的观察力,才有看懂世间万事万物的能力。“知”的得来,是通过学习得到,“好学近乎知”,就是说好学、肯学,就离“知”更近。

中国古代思想始终认为知行合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中国的道德思想和修养,很看重践行,即“做”的程度和结果,就是要懂得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仁”的概念,在《论语》中,讲过很多次,但却从未就此下定义,“泛爱众,而亲仁”“克己复礼为仁”,最高的目标是“天下归仁”,就是说,个人的修为要达到仁者的高度,天下归仁,世界大同。因此,人和仁都需要行动,需要践行。

“知耻近乎勇”,就是说,人要有羞耻之心。人生在世,跟其他具有动态特征的物类不同,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羞耻心,一旦做错事情,就会在表面显现出来,所以,知耻是为了良知,是为了规范个人行为。

所以,古代讲“修身”,就是要“好学”,要“力行”,要“知耻”。因此,“修身”与“学”是连在一起的,跟成为仁者要“知”“行”合一连在一起,跟“知耻”连在一起。

孔子也讲“行己有耻”,孟子的“四端”我也经常说:要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羞恶之心就是羞耻、知耻之心,辞让之心就是要讲礼貌。孟子把“恻隐之心”叫“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

“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看到别人遇到苦难和不幸,要有所动、所感。我们不能是一个麻木的人,要对受苦、受难怀有一颗悲悯、同情之心。“羞恶之心”,就是知耻。肯于“辞让”才能有礼貌,才能懂得礼仪。“是非之心”,是要对事物有明晰的判断,这时候才会有社会的正义。

其中,对于“知耻”的“羞恶之心”,中国古代有很多论述。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就讲过:“士”,指知识分子,如果不先讲究“耻”,那么他就是个“无本之人”。他所讲的“知耻”是立身之本,“不廉无所不取”,如果“不耻就无所不为”,这是立身的根本。

所以我一贯主张,为了使自己的品德有一个好的修为,一定要读《论语》。《论语》中的正面道德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论语》里所讲的最基本的思想和义礼,就是“六经”中的思想和义礼。“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经过孔子修订、整理,得以流传。《乐》这个文本,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后来也叫“五经”。《乐》没有成为文本,但是《礼记》中有《乐记》,它是基本的音乐理论。在中国古代传统里边“礼”“乐”是并提的,礼讲究秩序,秩序讲究等级;乐是使人的精神达到和谐的一个必要手段。20世纪还有一位有名的大学者叫沈曾植,他就特别推崇年轻人读《论语》,甚至把《论语》当成交谈双方重要的“谈资”。

熟读儒家等系列经典,我们才能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有所了解,有所体悟,这也是学问之根本。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刘梦溪 学问 读书 阅读书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