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乡村“麻雀学校”三大困境:缺人、缺钱、环境差

2017年06月19日 11:1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由于学生少,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第二个困境是缺钱。

当前体制下,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按生均拨付,学生少,拨付的公用经费自然就少。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办公费、水电费、小型维修添置等都很困难,学校想要发展只能靠上级拨款。

尽管教师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但地方规定的奖励性津补贴、改革性津补贴等还是需要学校自行承担。学校只有公用经费这一项收入来源,无法兑现教师正常的工资待遇。加上退休教师也应享受奖励性津补贴,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规模学校退休教师偏多,有的甚至比在职教师多出一两倍,更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同时,学校虽小,学生也少,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必须按要求完成,因此,学校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学校更显得捉襟见肘。

摆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前的第三个困境是环境差。

首先是地理环境差,这些学校往往都地处交通不便的小山沟,很偏僻,缺少生气,孩子上学、教师上班都不方便。

其次是家长环境差,有能力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镇区或城区上学,剩下的家长要么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要么是隔代教养,这些家长不懂教育不说,还动辄对学校、对教师横挑鼻子竖挑眼。

第三是学习环境差,留在小规模学校的孩子由于家长的不重视等各种原因,面临一个相对不利的学习环境,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上,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也同样出现问题。

最后是社会环境差,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界内部)和家长都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种偏见,认为越小的学校越差,导致坚守的教师自觉“低人一等”,学校和教师的各项话语权也相对较弱。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犯了错误(违纪违规)的教师调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惩罚(处分),或将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优秀教师调到城区学校作为奖励等“隐性歧视”,也让坚守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感到寒心。

另外,接送学生的车辆现在一般都要求是国标校车,但校车公司管理不到位,学校又无权无法干涉,导致校车司机可能“绑架”学校,按他接送的方便将招生片区内的学生拉到其他学校,可能出现同一个塆的孩子、同一辆校车接送、在不同学校就读的现象,使得小规模学校招生更困难。

编辑:梁霄

关键词:麻雀 学校 乡村 缺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