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吴光辉:让梦想一飞冲天

2017年06月20日 08:57 | 作者:王卓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航空需要情怀,更要“沉得下心”

从南航毕业后,吴光辉被分配到了航空工业部603所,成为一名技术员。“当看到了图纸上的‘保密’字样时,开始生发出一种自豪的感觉。”

吴光辉的“航空情怀”,就在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上,被迅速点燃。

在西安“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吴光辉沉浸在工作内容中,根本无暇去想“外面的世界”。“工资存够了,就是买车票回家看父母。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做好。”

但上世纪80年代,整个航空工业发展并不景气。身边的老同事陆续调走、创业,由于人手紧缺,整机的运算、燃油的消耗等一系列数据,都由他来负责,年轻的吴光辉渐渐成了设计小组的主力。“飞豹”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吴光辉测算出飞机的15种典型状态,描绘出飞机重心的变化曲线,自己画图……一揽子任务的圆满完成,让他在专业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磨砺和提升。

时值603所正在攻关气动力项目,涉及到算性能、算超稳等关键技术,凭借良好的技术积累,吴光辉完成了整机关于重量部分的计算。他第一个通过计算机完全独立算出的研究成果,很快被应用于项目中。领导看了这份技术报告,着实欣赏又诧异,欣喜于“所里有如此踏实能干的年轻人”,也诧异“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吴光辉能沉得下去”。

与很多其他需要“坐得冷板凳”的事业一样,“沉得下去”,也正是我国从薄弱到强健的航空事业最需要的品质。任何一代飞机的孕育,都需要几代航空人前赴后继、风雨兼程的努力,才能累积起坚实基础。正是凭借着这种耐力与坚韧,经历过种种磨砺的吴光辉慢慢挑起了飞机设计的大梁。

1987年开始,吴光辉从军用飞机设计转到了民用飞机设计。1998年,又重回军用领域,转入预警机研制。

担任预警机总设计师的经历,让吴光辉第一次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总设计师意味着什么”。“它其实是一个全面设计、综合权衡的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系统工程。小到一个铆钉的使用,对于飞机运行来说,都是致命的大事。总设计师,就是要承担责任。”

“总设计师要抓大事、定方向;总设计师要专业知识过硬,把关技术;总设计师要统筹协调……”吴光辉总结到的,就是他能做到的。10多年的心血付出和带领,我国预警机研制有了新突破,他主持的科研项目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05年,吴光辉从战斗机设计中抽身,投身ARJ21民用客机的设计中。当时不少业内人士给出评价,“ARJ21的研制,不仅为我国大飞机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通过ARJ21项目,我们开始培育出自己的民机市场开发、产品研发和售后服务能力,使我国在世界民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ARJ21设计上积累的经验,也成为他在大型客机C919设计中的扎实储备。

一步一脚印,吴光辉的“总设计师”之路没有一丝懈怠和侥幸,正如一架飞机从设计到完成的步步为营、精益求精。

在C919项目的实践中,吴光辉更是把他对于“沉得下心”的理解做到了极致。几乎没有用到过一次年假的机会,节假日不是在科研院所,就是在去科研院所的路上……他不仅这么要求自己,还要让年轻的科研团队尽快成长起来。“我们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很年轻,商飞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就达到了75%。”

为实现预期目标,吴光辉带领团队实行“711”和“724”工作模式———“711”是一个星期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724”是在关键工作上,7天24个小时运转,工作人员倒班……

航空事业需要一代代传承,吴光辉对年轻的团队,一边是严格,一边是骄傲。数年研发历程,团队中不时会有年轻人出来,向吴光辉就专业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吴光辉打心底里接受和高兴。“现在的年轻人更敢于讨论,有主见。这是特别好的现象。”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飞机 吴光辉 C919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