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粤港澳:打造世界级湾区蓄势待发

2017年06月23日 14:40 | 作者:​郜晓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粤港澳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6月20日香港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来自海内外政商学界的众多资深人士认为,推进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促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升级,粤港澳三地联手有望打造世界级湾区。

“在南中国煲一锅浓汤”

湾区经济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形成的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形态,相较于内陆经济、流域经济,湾区经济开放程度高、资源配置能力强,以及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据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带,其中湾区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财富》杂志2015年评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分别有28、22和60个。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级湾区的基础条件,湾区内11个城市GDP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与纽约湾区相当,拥有四所全球100强大学、16家世界500强公司。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列入国家议程。

然而,由于历史长期形成的区隔,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制度和文化有所不同,三地之间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还不能实现畅通无阻,这无疑不利于大湾区内部的资源整合。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前院长周其仁在论坛上演讲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13%的GDP,对比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单位土地GDP,密度已在内地领先,但是地区和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远远不够。他以煲汤作比喻,大湾区的发展就是“在南中国煲一锅浓汤”。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论坛上发布了《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湾区》报告,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自由流动,包括优化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便利试验设备及材料跨境通关、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

出席论坛的粤港澳三地政府官员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当前,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机不可失、刻不容缓,需要从制度、人才、产业、科技、环境等方面统筹谋划,携手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种大树,引凤凰”

在经历港口贸易、工业制造、高端服务发展阶段后,国际一流湾区已进入科技创新发展阶段。比如,以硅谷为中心的旧金山湾区,拥有139个大学和学院、航空航天局艾姆斯(Ames)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实验室,更有苹果、谷歌、英特尔等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

在全球经济震荡的背景下,创新发展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纽约、东京、伦敦等传统金融中心均发力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而湾区已成为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配置区和创新性资源争夺核心区。

6月15日,BCG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进入了第22名,比去年前进了3个名次,香港地区是16名。但是,相比世界科技发达地区,港澳与内地的大学、科研机构在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由于粤港澳三地之间不同的制度、文化和发展背景,在创业就业、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积金缴纳、税制税率、购买住房资格等方面的门槛,限制了高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比如,根据目前香港税务条例,港人如连续12个月中在内地工作超过183天便需要缴交内地个人所得税,由于个人所得税相对于香港的薪俸税有较高的税率,对于要经常回来内地工作的人士,他们负担较重的税项。

如何留住人才,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粤港澳三地政府要互相合作,“搬大树,引凤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他提出三项具体的建议,一是由于三地制度不同,建议向高科技人才发绿卡,让他们可以跨地域发展;第二是给予个人税务补贴;第三是政府带动,成立一个跨地区的协调机制,令三地有更多的合作。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大湾区 粤港澳 世界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