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五年:赓续传统 修复生态

2017年09月15日 11:07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纵观非遗在中国诞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非遗并没有简单复制搬用物质遗产的保护模式,而是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办国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以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抓手,依托传承体系,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五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五年


扎根民族传统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烙有传统和民族的印记,同时非遗又存在于现实中,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下我们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根本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实质的时代精神,都离不开非遗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全球化浪潮使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追求、社会审美向多样化发展,但是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中国非遗致力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是复兴中国精神的保障。

贡献中国智慧。与传统经史子集中的系统性、知识性、集中性的思想智慧不同,非遗集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于一体,无论表演艺术、还是手工制作,都是通过技艺的形式表达出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从剥丝抽茧到着色晕染;从朴实民间作坊到典雅的云宋蜀锦;从原始素朴的制陶到巧夺天工的紫砂;从草编柳编到木雕金石;从笔墨纸砚到琴棋书画;从木偶皮影到目连花鼓;从船工号子快板琴声到京昆评越等等,都体现着华夏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中国智慧。

实现中国原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天中国非遗面对浩瀚的非遗资源,以原创艺术品形式对传统文化经典持续进行新的艺术表达,艺术门类丰富,创作风格多样,上演了精彩好戏。登记注册的5000多家非遗小微企业,依托四级名录体系认定的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3087个省级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成为非商业逻辑下实现中国原创的坚实保障。同时为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100个国家级和65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研究示范基地,让有共同观念和相似经历的文化谱系相互融合,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传统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于作品,计白当黑、虚实相间、阴阳互补,成为中国原创的代表。

引领价值取向。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并且是一个民族的知识、技能等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个体承载的丰厚学养、传承功底、创新实践、高尚品格,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信仰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492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庞大的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群,以自身生命匍匐、行为模范,从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方面引领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形成符合民族审美特色的精神高地。


建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的保护关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效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五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由文化生态实验区进而扩展至全国,探索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

聚焦人文生态。营造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是非遗项目能够实现顺利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积极把握《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契机,发挥宣传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其次重视传习设施建设。投资方式上,以国家投资为主,稳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建设类型上,加大功能单一的传习点、传习所的数量,适当控制综合传习中心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传习网络。三是将非遗传习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展览馆,让非遗走入公众视野。

修复自然生态。非遗存在于生活和现实中,特别依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且彼此间有着天然的互相依存共生关系。如各地文庙、庙宇、寺院、古建、广场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各地方举行重要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如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体育杂技等非遗赖以生存的空间,这些场所的存废关系非遗项目的推广、传播和发展。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