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专稿】古书画中的秋之月

2018年09月27日 17:16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水月黄昏香影寂

以水映月,以月鉴水,秋月与秋水,是古代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湖光秋色,洞庭秋月在诗人的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在《望洞庭》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明代王世贞也有诗曰:“浮杯洞庭月,飞锡衡山云。若向黄梅去,心香一寄焚。”


《西溪月棹图》扇页,清,钱杜绘,纸本,设色

《西溪月棹图》扇页,清,钱杜绘,纸本,设色


无独有偶,在古代绘画中,同样有描述“洞庭秋月”的景象。上海博物馆藏有清代画家王愫纸本设色《洞庭秋月图》一卷。此图描绘太湖洞庭东山月夜秋景,月光皎洁,湖水泛银,颇为美妙。

王愫,字存素,号林屋,又号朴庐,是江苏太仓人,侨居苏州,与画家王昱、王玖、王宸合称“小四王”。其山水画干墨重笔,不加渲染,尤善绛笔竹石。《洞庭秋月图》紧扣秋、月二字,烘托点染洞庭东山夜间的秀美秋色,构图极为讲究、精心设置,为王愫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是其典型作品之一。

此图中,画家采取竖式构图,笔力秀润多姿、清俊雅丽,追求洞庭茫茫山水之趣。其借鉴南宋画家马远“马一角”布局方式,近处坡石兀起,左侧峰峦高耸;整体上部留有大片空白,令人想象出月光下茫茫无边的湖水接连天际的浩淼景象,别致巧妙。

此画山峰坡石缝隙间点缀以秋树野草,湖中央坡石平缓,水边芦苇丛生,空中大雁萦绕飞行,临湖有草舍数间,门口高树挺拔,精致典雅。此画右上方题有:“洞庭秋月。”署款:“雍正癸丑,清味仿黄鹤山樵笔法,林屋王愫。”钤盖朱文“愫印”、白文印“江左乌衣”,起首钤有朱文圆印“上下千年”,右下压角白文印“天真烂漫是吾师”。

除“洞庭秋月”以外,“平湖秋月”亦为历代画家钟爱的表现题材。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蓝瑛《平湖秋月图》,即为代表。这件由张晶筠先生1982年捐赠的古画,即描绘了一轮月影浮于水面,两岸坡坨几株杂树,远处山影交叠于苍茫暮色之中的秋月之景。

蓝瑛是晚明重要的山水画家,兼工兰石、花卉。其山水画师法黄公望,上溯宋元晋唐诸家,眼界弘远。加之其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对真山真水有深切的体会,故虽力追古法,却能融会贯通,对明末清初绘画的影响很大。

《平湖秋月图》仿倪瓒笔意,以墨笔绘湖光秋色,湖水宽阔平静,秋月树影婆娑,颇有意趣。画上钤“蓝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朱文方印,题跋七绝一首:“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溪月初出水,照我清夜堂。沈忧不成寐,踟蹰步寒光。”描绘水与月的古代绘画中,还有一种,是明月泛舟图。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钱杜扇画《西溪月棹图》,即为描绘红衣高士独坐舟头,顺流而下的情景,表现了文人理想的幽居生活。

此扇页为作者晚年送给同僚的画扇,图中人物及舟用笔细密工整,洒脱的笔墨与刻画精微的人物、舟船形成了有机的互补,于古拙中流露出灵秀之美。74岁的钱杜在画上自题为:“西溪月棹。临唐子畏本为小眉仁兄观察清赏。丁酉仲秋,钱杜记。”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明月 秋月 瑶台 画家 古书画中的秋之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