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全国政协委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014年09月01日 09: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创新驱动战略  

编者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标志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进入“倒计时”。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82.5万件,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并不是知识产权强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02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且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专利数量偏少。

  如何推动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得力,对知识产权的布局是否合理,显然已经成为我们能否抓住新机遇、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因素。

 

  杨天怡委员: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各地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作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知识产权驱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工作。然而,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机制和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强,对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支撑股权化激励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

  为此,建议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 提升产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保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绘制技术创新、产业链专利布局等路线图,推动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设立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分析引导资金,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力度,推动重点产业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技术创新环节中的知识产权分析,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促成龙头(重点)企业贯彻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专利布局;鼓励和支持出口型企业开展专利侵权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出口产品专利预警机制。以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为载体,培育专门孵化和运营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公司,有效吸引和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

2. 完善支撑股权化激励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出台《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指引》,指导参与股权化激励的主体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实现知识产权股权化。设立知识产权转化引导基金,为缺乏知识产权转化资金的股权化激励主体提供财力支持。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政策,提高无形资产转让、许可审批的最低数额,争取国家科技成果处置与收益权试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技术创新成果持续稳定地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加快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整合技术创新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专利代理、专利分析与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化服务机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金融平台建设,完善支持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政策体系,组建以专利技术价值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集团。完善“专利云”服务模式,搭建知识产权质押、拍卖、信托、股权化、保险等知识产权投融资平台,整合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杨天怡:民革中央常委,民革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大学副校长)

 

 

编辑:付鹏

关键词:政协委员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