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慈善,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

——记台湾慈善家林至信

2014年10月14日 10:35 | 作者:苏丹 孟建祥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4-10-14zx1101_P_1_19_1763_409_2251

 

C2014-10-14zx1101_P_1_446_2576_969_2948

 

C2014-10-14zx1101_P_1_988_2576_1525_2948

 

C2014-10-14zx1101_P_1_1544_2576_2102_2948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个普遍而简单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

  对于狄德罗所说的这种方法的理解与践行,1000个人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对于林至信而言“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就是对人对己最好的方法”。

  1937年,林至信出生于台湾新北。虽然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几乎没有读过书,但是林至信却一直读到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读研究所的人很少,林至信是第一位考进“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的当地人。

  毕业后,林至信受聘任教于东吴大学,曾任讲师、副教授。到32岁那年,书教得好好的他,心想在大学教书受教的人有限,而到中学去教书就不一样了。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他决定到中学去做校长。于是毛遂自荐给当时“阳明山管理局”的潘局长写了封信,提出这一请求,不久之后便获得应允,被任命为格致创校校长,成为当时台湾500多所中学里最年轻的校长。

  作为校长,林至信十分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此他常常安排去学生家里走访。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有许多学生虽然家境贫寒,却因不符合台湾当局的补助条件而得不到补助。每当走访到这种情况的家庭,林至信总会自己出钱,为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交学费,救助他们的生活。也许这就是林至信最初的慈善。

  施棺、济难、有所依

  林至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做慈善了,只不过当时的做法还比较私人,仅仅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动一些朋友一起,大家有钱捐钱,有物捐物。

  转眼十年过去了,虽然林至信的捐助行动始终没有停止,但是作为私人的形式,救助的规模毕竟有限,这使得林至信和朋友们偶尔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开始意识到,要想更多的救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就必须把慈善形成规模,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1984年,林至信正式向台湾当局申请了立案,并获准设立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目的有三:一、施棺,二、急难济助,三、济助无依孩童。其对象都是台湾当局无法补助照顾,而实际上急需救助者。也就是去补当局不足之处。

  最初,这种救助的方式都停留在捐款上。如施棺和急难济助,只要有人写申请过来,核实之后,一个星期之内,林至信就会寄钱过去,大家都说,这是世界上最快的救助款。

  一年后,林至信认为,施棺与急难济助相对济助无依孩童比较容易处理,只要提交申请,审核后就会放款,可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孩童,则不是简单的钱能解决的事情,于是他又多方奔走筹措,最后设立了弘化怀幼院,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弘化怀幼院收养的孩童都是别人不要的,养不起的无助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不是吸毒、犯罪坐牢,就是因事业失败等种种原因而不知去向,也包括未婚生子无法照顾者,因此是一群无人照看,台湾当局也未给予补助、照顾不到的孩子。

  收养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这些出自特殊家庭的孩子。曾经做过校长的林至信说:“我对孩子们教育的重点不是功课,而是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要让他们个个都健康快乐,惜福勤劳,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将来会走弯路,会没有前途。”

  在生活方面,林至信对孩子们的管教非常严格。

  他规定孩子们晚上9点上床睡觉,早上5点起床,没有一天例外。林至信说:“早睡早起是养成规律生活的第一步。”

  他还要求孩子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弘化怀幼院的孩子们会一起负责室内外的清洁工作。每个人都有地要扫,有桌椅要擦,孩子们还会清洗自己的衣物、碗盘,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孩子们统统自己搞定。

  在饮食上,林至信提倡健康饮食,通过自己多年的养生经验,他建议孩子们多吃植物性的食物,而且他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吃完,要爱惜食物,他常教育孩子要知福惜福,要知恩感恩。食物都是善心人士捐助的,不能浪费。

  俗话说“四体不勤,百病缠身”。深谙养生之道的林至信同样是个行动者,他把这种健康的理念传给了弘化的每一个孩子。每到不用上学的假日,林至信要么会带着孩子们去健步走,要么会带孩子们去爬山。林至信自豪地说:“如今能登上台湾3000米高大山的成人都不多了,可是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上得去。”在给孩子们带来健康体魄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坚毅的性格。

  至今,林至信免费收养教育过的院童,平安回到原生家庭的已逾千人。

  弘化的善行最终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肯定,捐助也源源不断地涌来,据林至信统计,2013年一年,善心人士捐助的新台币接近1亿元。其中,用于施棺的超过4700多万元,用于急难济助的大概2800万元,用于弘化怀幼院的有1300多万元,总共8800多万元,余下1000多万元留作了预备金。”

  这动辄千万数字不知会让多少人为之心动,而对于林至信来说,只要这些钱可以实现他“施棺、济难、有所依”的慈善理想,他就甘愿做一个开心的“过路财神”。

  我的理念与你不同

  虽然每个人所做的慈善行为大抵相同,但是每个人心里所信奉的慈善理念却大不相同。

  笔者:您的妻子、子女如何看待您的慈善事业?

  林至信:我不管他们怎么看,我想做就做,因为我不是去吃喝嫖赌,而是去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情。

  我有一个观点跟大家不一样,我认为如果我做慈善要召开家庭会议来征询妻子、儿女意见的话,对他们是莫大的不公平。

  原因很简单,我要做的慈善事业,我自己理解,但是我的妻子和儿女却不一定和我一样对此有深刻了解。既然这样,他们又凭什么可以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呢?如果他们决定同意,那必定是盲目的。

  对我自己而言,我将得到一个大大的借口。如果我成功了,我将沾沾自喜,因为功劳都是我的;如果我把事情做失败了,我会说,这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当时你们也是同意了的呀!结果平白让他们负了一半不该负的责任,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笔者:你如何形容你同孩子们的感情呢?

  林至信:对待这些孩子,我很理性。我从不刻意地去过问孩子们的过去和将来。因为我从不赞成把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们培养成那种你侬我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情。这种浓情惬意对孩子们来讲,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举个也许并不恰当的例子,我抚养这些孩子的过程,就像一场人生巅峰接力赛。弘化接的只是其中的一棒,前一棒和后一棒如何跑,跑怎样,我都管不了。我能做的就是把我手里这一棒跑好,其他的就各自随缘了。

  所以,我只要求孩子们在我这里时,按照我的要求把该做的做好。当他们的父母有能力接他们回去的时候,我就不加干涉了。我不强调感情,因为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来讲,理性的对待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在您帮助的人中,有哪些感恩的故事?

  林至信:说到感恩,我认为应该先搞清楚谁是“受惠者”。也许大家认为是那些被帮助的人。而我则认为,真正的“受惠者”恰恰是我们这些去帮助别人的人。

  我常常说,受助的人好比地主,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福田。而这些帮助人的人,就好比佃农。只有地主提供好的土地,佃农才能播种,才能在收获的时节得到累累硕果,这果实就是福报。

  所以,我说,要时刻感谢那些让我们帮助的人。没有他们,我们哪儿来福报!

  后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也是林至信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总是说:“别的都不重要,只要大家把心愿变成行动最好。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你的生命力就越强。帮助别人,对自己最好。”

  经过多年的慈善实践,林至信有理由认为,他的这种与台湾当局救助互补的救助方式是值得推广的。他经常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他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同他一起,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广更长久。

 

编辑:曾珂

关键词:台湾慈善家林至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