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儿童康复“人才荒”亟待破解

2014年10月22日 09:37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康复老师滕飞正在指导脑瘫患儿做运动康复训练,滕飞说,对于特殊孩子,教育和康复缺一不可。曹燕 摄

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康复老师滕飞正在指导脑瘫患儿做运动康复训练,滕飞说,对于特殊孩子,教育和康复缺一不可。曹燕 摄

 

  9月24日,本刊撰文《关注特教:呵护这些“星星的孩子”》,呼吁重视特教老师的生存现状,受到多方关注。本期,本刊继续关注儿童教育康复人才的培养问题。目前高校缺乏康复专业设置,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儿童现实需求,希望高校适应市场需要,转变培养理念和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复合型的儿童康复教师,让更多特殊孩子接受教育康复,尽早融入社会。

  ———编者

  ●据中国残联统计,目前我国共有0-14岁的残疾儿童约817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15.8%。

  ●2014年,全国有61所高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从培养规模来看,专业计划招生7260人,比2012年实际招生人数增加了77%。按此计算,特教专业在校生总共才两三万人,儿童康复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一个特殊学校校长的“困惑”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在哈尔滨燎原学校,8岁的文文一边拍手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儿歌。这是校长张联驰在烟台举行的第二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展示的一组镜头。

  张联驰介绍说:“文文出生几个月后被诊断为脑瘫,来学校时,是家长抱着入学的,做了几年康复,现在她不但能走路,而且能说话、唱歌了。”走一步路,拍一次手,发准一个音节,燎原学校的上百个脑瘫、自闭症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要进行成百上千次重复性训练。“只有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和重建这些特殊孩子已经丧失的功能,他们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生活,并尽早融入社会。”

  2001年,学医出身的张联驰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学校,由于是跨行业调转,只能以一个校医的身份进校。进校之初,她对两个脑瘫的孩子以医教结合的手段进行干预,仅仅半年,孩子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变,由不能站立到能站立几分钟。家长欣喜不已。“成功了,这种干预方法是可行的!”张联驰从这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近几年,燎原学校顺应医教结合发展趋势,着手把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育康复综合能力培养作为教育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积极参与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教改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并获得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但张联驰现在仍然面临着挑战:“进入学校的特殊孩子的病症越来越重,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却很难招收到既懂康复又懂教育的复合型教师。”张联驰说,招进来的老师,要么只懂教知识,不懂康复,要么懂康复技术,不懂儿童心理。

编辑:顾彩玉

01 02

关键词:儿童康复 特教 星星的孩子 特教教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