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建成166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2016年06月17日 09:1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为配合奥运建设 洼里乡启动拆迁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第二天杨德禄就跑到昌平小汤山,签协议承租了早已看中的50亩地。申奥成功意味着洼里乡拆迁的开始,小汤山是杨德禄为自己找的新“落脚点”。

今年64岁的于文龙总忘不了洼里乡当年的河流和水稻。那时,洼里是北京的“江南水乡”。

每逢夏季大雨,雨水横流,有的地方甚至能淹没稻尖,这是乡里孩子们去河沟摸鱼的好时节。回家后,母亲把鱼掏净,裹上棒子面,放进油锅翻炸,这味道至今留存在于文龙等洼里人的记忆里。

1992年,中国第一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承办奥运会的申请。那时起,洼里就被定为奥运会的预留地。洼里人开始放弃种植水稻,转而植树造林。

此后的十几年间,洼里的植树面积达到1.2万余亩,苍松、翠柏和银杏树遍布曾经的“千里水稻第一田”。由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初步形成。

为配合奥运申办和场馆建设,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洼里开始了“大迁移”。到2005年奥运建设拆迁前,洼里人的收入已颇为可观。全乡的总收入达到10亿,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除了水稻,乡里成规模的乡镇企业有148家,包括太阳能厂、洼里鱼场等。

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企业和房屋被拆除,洼里7900户、2.3万人被迁移。

因为对家乡的眷恋,他们中的一些人把家安在了北中轴线附近的北苑家园、天通苑社区、望都和蓬莱公寓……

近千老物件来自乡亲捐赠

多年前的那场梦醒后,杨德禄心想:村子没了,能不能再建一个“家园”让大家记住乡愁?

受到梦境启发的杨德禄开始了筹划。地点定在当年他承包的土地上。他把过去村里的干部和主事儿的都叫到一起开了场研讨会。虽然各有各的建议,但与会的20多人都一致决定要建,“大家决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此后,杨德禄满城逛完一圈后打定主意:规模太大了弄不起,得根据自己的条件走“乡村乡土风”。

按照这个风格建立起的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房子是土坯房、墙上抹的是花秸泥、不同展厅的隔断上糊的是窗户纸,“都是农村就地取材的东西,接近生活。”

走进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洼里行政区版图雕塑壁画。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有12个展厅,近千个老物件和1000多幅老照片再现了洼里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洼里人的生活场景。这些老物件都来自当年乡亲的捐赠。

乡亲大聚会 一见面互相拥抱

洼里乡情村史陈列室开馆后,很快让散落四方的老洼里人聚了起来。时不时的,就有一些老洼里人“组团”来到这里,或重温乡情,或在此组织一些活动。张文礼过去在洼里乡舞狮子,是乡会上表演的好手,现在他收徒弟也都要来这里办仪式。

他们上一次在这里的大范围聚会是在2014年的秋天。

于文龙描述当时的场景:“来了1000多洼里人,一见面就互相拥抱,我一到门口眼泪就掉下来了。到了门前先照张快相,当是‘村民证’,外面架起了大舞台,有花会演出,有舞狮子的,有讲故事的,中午吃的大食堂,贴饼子、菜团子、熬的粥。那叫一个热闹。”

整个乡情村史陈列室的投资几乎都来自杨德禄,拿着当年的拆迁补偿款,他前后投入300余万元。但他觉得值得,“当时要是不建,过几年就更建不起来了,慢慢地一些老人都走了。”

如今在这里,已留下了老洼里人的根。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6 7 8

关键词:乡情村史陈列室 北京 新型城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