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建成166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2016年06月17日 09:1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引入风筝项目助村民就业

李家坟村原本平淡无奇,却因为风筝成了名村。村里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同时也是曹氏风筝工艺坊,传承了曹氏风筝传统制作技艺。走进陈列室,俨然进入了一座风筝的王国。

只有当王桂英放下笔到院子里活动时,才能让人想起她有条跛腿。

其他时候,她就坐在李家坟村风筝工艺坊靠门边的座位上,用粗细不同的毛笔调色,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勾勒在纸面上,这些手工画黏上比例恰好的骨架,经过调试,就是曹氏风筝的成品。

25年前,王桂英外出时遇到车祸,一条伤腿让她难以适应正常工作。村里的风筝工艺坊成立后,她决定尝试学学这门只需要动手的手艺活儿。

一学3年,出师后的王桂英成了工艺坊的风筝画师,现在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她感到满意,“有时候也想,要是没有这份工作我还能干什么。”

风筝做起来,文化风气就跟着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耕时代的传统文明固然是乡愁记忆的一大部分,但是改革开放后与时俱进的特色产业发展,同样是记忆乡村的一种特殊符号。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风筝工艺坊即是“特色产业”类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陈列室通过展示风筝制作技艺,从而实现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

李家坟村支书李世刚曾在外闯荡多年,该村最初引入曹氏风筝项目,和他分不开,“当年回到村里一看,觉得最缺的还是文化。如果能把风筝做起来,把人聚起来,文化风气也就跟着进来了。”李世刚说。

画风筝是工笔画,画家们作画多是写意,画家们画不了,所以必须招人来做。这也恰好解决了村中部分劳动力的就业。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每年都会招收像王桂英一样行动不便的人学风筝制作。

除了风筝工作坊,李家坟村还聚集了一批爱好书画的人成立榆和书画社。每逢春节,村里的人不用到集市上去买春联,书画社的人会根据每家每户想表达的内容和意境“定制”写春联。

老人历时两年破解风筝制作诀法

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现有20多人,包括像王桂英一样的画师、制作骨架的师傅,还有研究风筝制作诀法和讲授风筝文化的老手艺人。年过七旬的吴同泰是后者中的一位。

受家庭影响,满族人吴同泰从小就喜欢玩儿风筝。吴同泰说,按照诀法制作出来的风筝背后都有文化寓意,如在沙燕风筝中,肥燕寓男、瘦燕寓女,“寓意成年男子的风筝上,眼睛都是向下看的,意味着经历世事后的成年人要注重审视自身。”

吴同泰口中的“诀法”来自曹雪芹。他是画风筝、糊风筝的高手,他的作品中包括少被人提及的《废艺斋集稿》,一书共八册,风筝制作一册中共记录了43种风筝制作的扎、糊、绘、放诀法。43种诀法中之前被破解的有14种,李家坟工艺坊中的风筝就是按照这些技法制作而来。

研究风筝多年的王景振老人刚刚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破解了第15种诀法。他拿着才剪出来的纸样儿说:“一般的风筝只要飞起来就行,但是入了门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讲究。一只好风筝要讲究意境、结构比例、色彩和趣味。”

风筝工艺坊年收入60万元

曹雪芹的风筝技法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还在李家坟乡情村史陈列室“扎了根”,离不开孔家人。

现年70岁的孔令民是工艺坊的顾问和指导,20多人制作风筝的手艺都源自他的教授。一些美术专科毕业的老师也专程到李家坟向孔令民学风筝,他不教画工,只教骨架,另外讲述曹雪芹书中的文化。他希望借由老师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每年春天,都有不少学校带着学生们来到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参观,并开展课外活动。

随着曹氏风筝工艺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村里将风筝工艺坊、农业观光园等结合发展,吸引来更多的游客。据统计,李家坟村观光园和度假村年收益260余万元,去年风筝工艺坊年收入60万元左右。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6 7 8

关键词:乡情村史陈列室 北京 新型城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