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建成166个乡情村史陈列室

2016年06月17日 09:1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农田”搬进陈列室可体验农活儿

沁水营村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明初,处于晋东南的沁水县向北京移民共4次,明确移到京南大兴采育地区的移民记录就有2次,移民在凤河北岸建村,为了不忘祖居故里,以原籍沁水县命名。现在全村有330户左右。

如今的沁水营村,已是一排整齐平房村貌,原有的农田范围日益缩小,年轻人鲜有能认清农具者。

伴随着村落数百年的农耕文明并未被遗忘,而是被浓缩进了一座1500平方米的乡情村史陈列室。

“大展棚”升级为1500平米的7展区

在当地人老田的记忆里,沁水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最早只有4间房,“是个大展棚”,当时里面有水井、大车、农具类的展示,分别放在四个房间。

5月17日,这个当初的“大展棚”已成为一间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陈列室,其内四面白墙,中部屏风,被3个弧形展厅包围;四周则是4个体验式展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农具。

长子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沁水营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在2015年底启动了升级改造工程。

升级后的陈列室分为7个展区,除了传统农耕展区和生活用品展区相关展品已进驻,其他展品正在收集中,预计今年年内开放。

该陈列室的负责人冯学文自称是“看门的”。不过,对于沿着墙根摆放的不同时代的犁、春耕时用来敲碎土坷垃的木槌、播种用的耧车……每一件他都能讲出有趣的故事。

比如地辊子,是一个30厘米长的圆柱形石头,用铁丝贯穿其中,人拉着可以平整土地,“新媳妇进门后,会说照顾她一下,拿个轻巧的地辊子下地”。

他喜欢用“祖孙三代”或者“祖孙四代”形容展出的农具。比如农药喷雾器,从最初的形似打气筒的手压式喷雾器,到后来的机动喷雾器,再到随后的高压,以及身背手压喷雾器,过去五六十年间打农药的器具变迁,就这么直观呈现出来。

这些农具都是从自愿提供的村民处收集上来,“当时收来了400多件”。

体验式展厅再现务农场景

除了陈列农具,冯学文还在陈列室中布置了体验式展厅。一进门就是灌溉设备,最早的名叫“辘轳”,木质轴和拐,用绳子拴上小铁锅,扔到井里舀上水,再一圈一圈地“拐辘轳”把水提上来,倒在旁边的石磨水簸箕里,水就能直接灌溉农田。

“辘轳拐万年。”冯学文说,这是沁水营村民最早使用的打水用具,之后变成了压水机,最终发展为如今的自来水管。

由于村里的农田越来越少,年轻人基本不干农活,冯学文把耕作场景搬到了陈列室后门处,在两个角落里布置了两块黄土地,一块上面陈列着稻草垛、石磨、犁等农具,另一块上停着两台5米高的拖拉机。

此外还有磨豆腐、豆浆的石磨、村民们曾经住过的平房……细致到平房房顶贴的报纸和门口的灯绳,都一模一样。

“当时就是这样的!”一名“探营”的年轻人拉着灯绳,想起当年自己住过的房子,显得很兴奋。

“这些都没人用了,就送到这儿来。”冯学文说,村民们上楼之后,会逐渐遗忘从前的日子。布置这些,就是希望大家有空时来体验下。特别是小孩子,以后认识这些的会越来越少。

在收集的400多件老物件中,冯学文眼中最珍贵的,是一个单手可握的铁片,学名“铚”,俗名爪犁,农民用布条缠上一端握于手中,可以轻便收割。

“这个历史最久,石器时代传承下来的。”冯学文说,所谓刀耕火种不过如此,只不过后来发展成铁器。

他觉得所谓传承,不过如是,“记录历史,传于后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农耕就是我们的乡愁”

冯学文对沁水营村史了如指掌,除了自身经历外,还因为他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他来这里工作后,每一天的重要事项。

因为每天的事情都有记录,相当于成为了一本村里的大事记,冯学文也由此与村史志办共同成为了村志的编写者,对村子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我们村是个移民村。这里的人,祖上都是山西人。”提起沁水营村的历史,冯学文如数家珍。

如今的沁水营村内整齐排列着规划平房,有的农民已经拆迁上楼,脱离了耕作的日子。但冯学文认为,中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是农耕文明,所以农耕是必须留下的记忆。

所以陈列室在建成开放后,虽然历经两次改扩建,传统农耕部分一直留存,从而展示沁水营村农耕时代延续至今的传统,“这才是我们的乡愁。”冯学文说。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6 7 8

关键词:乡情村史陈列室 北京 新型城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更多